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本理解的语境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境是读者理解语言文字必不可少的语言环境。着眼于语境的意义、功能和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现文本情景,丰富词语含义,让学生掌握文本理解的语境化策略。通过语境,架设文本、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桥梁,实现文本本真意义与学生理解主观意义的视界融合。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标点符号,放置于不同语境下,就具有不同意义。语境是破译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密码。
  一、关注语境意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单个语言文字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将语言文字放置到“上下文语境”中,语言文字才能依凭语境而产生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上下文语境”,通过前后照应、上下关联、左右比照,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中指出:“言语能力提高, 要依赖言语环境。忽视使用语言的环境,学生纵使记住语言规则,仍不能适应环境灵活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
  比如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短短一堂课,该教师的句式训练就多达六七次。课后,笔者问执教教师为什么要这么高频率地进行句式训练,该教师回答,这些句式很独特,每一次考试都考,如果不练会影响成绩。诚然,《我和祖父的园子》中有许多独特句式,但这些句式一定是在特定语境下才有生命力,否则就味同嚼蜡。关注语境,就能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文体风格、语言特色等。仍以《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品味萧红语言的朴实、鲜活,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园子里的自由,进而体会萧红笔下祖父的爱。如在教学中,笔者通过文本中“白蝴蝶”“黄蝴蝶”“大红蝴蝶”“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等描写,让学生体味到园子的五彩鲜活。从排比句式“愿意……就……”中,让学生体味园子中植物、动物生活的自由。在此基础上,笔者补充萧红的背景资料。在阅读中,学生又能平添一点淡淡的忧伤。
  联系上下文语境,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言文字的秘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意味。如果离开语境,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就容易成为一种“噱头”。有时,一句话、一个字就能体现文本主旨。
  二、关注语境功能,引导学生再现情景
  读者阅读一篇文本,并不总是看到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能看到由特定场合、特定范围、特定对象等为特定目的所创设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这就是情景语境。舉一个例子,“锄禾日当午”这句诗,如果学生只机械识记意思“在中午的时候锄地”,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学生能在情景中感受到烈日当空、汗水直流,能听到蝉的嘶鸣,有一种闷热难耐的感觉,才算真正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黄鹤楼送别》这篇文包诗的散文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送别场景。在教学中,笔者播放《烟花三月》,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学生在唯美画面、含情歌词、动听旋律中展开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不断融入学生的合理想象。学生补充了许多合理情节,来映衬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比如有学生增加了孟浩然将自己的一幅《翠竹图》赠与诗人李白的场景,有学生增加了两位诗人相拥而泣的场景,还有学生增加了两位诗人不得志而相互勉励的场景,等等。在角色表演中,学生通过自身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将文中“满心的离愁”与“绵长的别绪”演绎得淋漓尽致。学生深深体味到两位诗人“依依惜别”的离情,体味到李白“目送友人”的怅惘,更准确地把握“伫立”“凝视”的内涵,体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
  情景语境,触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不仅感知到“文本表达了什么”,还能探究“文本是怎样表达的”以及“文本为什么这样表达”。通过情景再现,学生能体味到一种离别情韵,读文、感悟、吟诵、抒情,课堂激情荡漾。
  三、关注语境思维,引导学生丰富语义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叶老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还告诫我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境化策略,丰富言语内涵,从而让学生获得对文本内涵的真实认知和深刻领悟。
  教学《诺贝尔》一文,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毫不气馁”一词,对诺贝尔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感悟。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还原,彰显着学生文本思维、文本理解的深度。“毫不气馁”的意思是“失败后毫不失望,继续努力”。但如果简单套用这一解释来诠释“诺贝尔在研制炸药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则毫无张力。而将“毫不气馁”放置到文本中,则会产生丰富的内涵。如将“毫不气馁”放置在“一声巨响,诺贝尔实验室化为灰烬”的语境下,“毫不气馁”就是“诺贝尔重整旗鼓,凭借信心、毅力、信念等向新目标迈进”;将“毫不气馁”放置在“弟弟被炸死了,父亲被炸残废了”的语境中,“毫不气馁”就是“诺贝尔化悲痛为力量,将成功作为告慰亲人的决心”;将“毫不气馁”放置在“诺贝尔遭到邻居、朋友和政府非议”的语境中,“毫不气馁”就是“诺贝尔能顶着压力、别人的讥讽,将研究进行到底”;将“毫不气馁”放置于“四个年头几百次失败”的语境中,“毫不气馁”就是“诺贝尔永不言败的决心和一次次奋然崛起的信心”;等等。同一个词,放置在不同的语境中,能获得丰富的语义。
  立足于不同语境之中,学生就能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作为教师,要关注语境意义、语境功能和语境中学生的思维。通过语境,架设文本、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桥梁,实现文本本真意义与学生理解主观意义的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9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