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与文本深度对话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深度对话。在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追问,紧扣文中关键词语追问,关注文章题眼追问,引领孩子走向文本深处,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追问;深度对话;生活经验;关键语词;题眼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78-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但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发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似乎还停留在文本的表面,离深度阅读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走出浮浅的阅读,向文本的更深处迈进呢?笔者认为,以下策略,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作者林海音围绕骆驼队,回忆了四件童年往事: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教学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为: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四件童年往事,感受童年的有趣和美好。简单的回顾课文内容后,我便抛出了问题:“这四件童年往事中,哪些让你感到特别有趣,动笔圈画关键词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五分钟后,我们开始交流。当谈到“学骆驼咀嚼”这件事时,好几个学生的感受竟然都是觉得作者小英子很傻,而对她的那种“天真好奇”完全没有感觉。课后反思,学生之所以理解不了小英子的“天真好奇”,是因为他们并未真正走进文本,把自己也身处在这样一个场景中。教师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和“小英子”感同身受,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二次教学时,当有学生再次提到小英子的“傻”时,我便这样追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中的呆字?作者为什么看呆了?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看呆的经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回忆起许多这样的场景。
  生1: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哈利波特》这本书看呆了,妈妈叫了我几遍我都没听到。
  师:你之所以看呆了,是因为——
  生1:我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太好看了。
  生2: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生动物园玩,猴子吃食物的样子让我看呆了。
  师:你当时为什么看呆了呢?
  生2:因为它吃东西的样子太好玩了。
  师:是呀,文中的小英子也和大家一样,觉得骆驼咀嚼是那么有趣,她是那样好奇,才会看呆了。现在你还觉得她傻吗?
  可见,在教学中,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二、紧扣文中关键语词,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天鹅的故事》一文,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齐心协力破冰的壮观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精神。在教学“老天鹅带头破冰”的场面时,我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来感受老天鹅的形象。
  师:用心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把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划下来,它可能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处标点,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生:“像石头似的”让我感受到老天鹅落下去的时候非常重。
  师:这里是把老天鹅比作了——
  生:石头
  师:老天鹅是有血有肉的动物,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你们觉得这样比喻恰当吗?
  生:恰当。因为老天鹅腾空而起,落下去就很重了,像石头一样。
  生:石头能砸碎冰面,把老天鹅比作石头,是告诉我们老天鹅也能破冰。
  师:石头除了很重,还有什么特点?
  生:还很硬。
  师:老天鹅是有血有肉的,身体不硬呀!
  生:虽然老天鹅的身体不硬,但是它的内心很坚硬。
  生:它把自己当做了一块石头,不怕疼痛,说明它破冰的决心很大。
  生:它为了生存,只能拼劲全力,像石头一样把自己砸下去。
  师:说得真好。冰封湖面,没有食物,那就意味着等待死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击。所以老天鹅像一块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大家一齐来读好这句话。
  《語文课程标准》对词语学习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抓住“石头”一词追问比喻的恰当与否,能于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的迸发从而对老天鹅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理解得更为深入。
  三、关注文章的题眼,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还是《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除了“童年往事”,文章中还有什么值得教?我认为文章题目中的“骆驼队”一词内涵很深。四件往事,都是围绕“骆驼”展开的,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骆驼的喜爱。那么,除了喜爱,还有没有别的?课后的一道练习题引起了我的注意——“骆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次翻阅文章,不难发现诸如“沉默、一步一步、安静、沉得住气、不声不响”等词语,原来,骆驼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有趣,快乐,还有更深的影响。于是,在教学的第二板块,我带领学生寻找“骆驼精神”。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童年趣事,大家发现没有,这四件趣事都和什么有关?
  生:骆驼。
  师:难怪作者要把“骆驼队”这么重要的词放在了课题中。那么,骆驼队带给作者的仅仅是有趣和快乐吗?作者还从骆驼身上感受到什么?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
  生: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师:什么是“沉得住气”?
  生:就是有耐心
  生:不着急
  生:坚持不懈
  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在写骆驼“沉得住气”?
  生:他们是从门头沟一步一步走来的。“一步一步”让我感受到骆驼的坚持不懈。
  生:他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沉默”也是在说它们沉得住气。
  生: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安静”表现了骆驼的不着急。
  生: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不声不响”不就是在说骆驼很有耐心吗?
  师:这些散布在文章中的看似不起眼的句子,却让我们读到了骆驼那脚踏实地,不急不躁的可贵品质。骆驼是这样,那我们的作者林海音呢?
  出示句子: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你们知道她写了什么吗?
  出示林海音的一系列作品
  师:林海音像骆驼一样,沉住气,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并在1998年获得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赠的“终身成就奖”。
  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体现,它能揭示文章主旨,交待写作对象,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尤其是“题眼”,可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题眼”处追问,学生和文本有了深度对话。
  由此可见,适时有效的追问,能让课堂从平淡变为精彩,能让学生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5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