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警惕推进整本书阅读中的不良倾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虽然统编本教材与旧版教材都提到了整本书阅读,但旧版教材更多是一种倡导,属于学生自主阅读,而统编本教材却把整本书阅读及时纳入到了阅读教学体系之中,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整本书”。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不少问题。笔者就当前整本书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问题一:以练代读,用习题代替阅读
  用习题代替学生阅读,“经验”最初源于高中语文教师,其初衷是为了应付高考,能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读”完高考命题中所涉及的名著。习题,高度概括了整本书的故事情节,还有人物理解、文本主题等知识点,只要学生读读、背背、练练,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考出好的成绩。不少小学一线教师也从考试角度出发,纷纷效仿,通过百度搜索整理相关整本书的阅读题目以及答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乃至背诵答案,对整本书阅读虽也作要求,但不进行指导跟进。
  这种做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无可非议,但用于小学整本书阅读,却有点本末倒置。在小学阶段,推进整本书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通过整本书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这里的阅读重在积累,如果一味地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脱离原著而借助习题进行阅读,不仅会浪费学生的阅读时间,还会给学生带来负担。这与课标、统编本教材的编者意图也是相违背的,属于一种假阅读行为,相信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推进,随着学生年段的增加,这种以习题代替阅读的方式,最终连考试都无法应付。
  问题二:以点带面,用选段代替整本
  统编本教材提到整本书阅读,但对于一线教师,整本书章节太多,内容太厚,如何导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是精选部分章节,以此激趣,引导学生在课后走进整本书阅读。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将整本书的精彩片段上成了“教读”课。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上的《朝花夕拾》的导读公开课,这位教师就精选了“长妈妈”这一章节,活动设计得很精彩,师生互动也很到位,但遗憾的是这节导读课只能称作为片段导读,不能算作整本书导读,因为教师在导读讲解中就片段而片段,没有从章节内容延伸拓展开去,逐步过渡到整本书阅读。
  对于整本书导读,片段分析仅仅是个“斑”,目的是通过一“斑”从中窥见整个“豹”。要想从“长妈妈”过渡到《朝花夕拾》,教师还要进一步做延伸拓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进行延伸拓展,比如:“这本书中还有哪些章节提到了‘长妈妈’?”“如果‘长妈妈’出现在《五猖会》中,那么她的表现又会怎样?”接着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这些问题,不仅可以由选段拓展到整本书,还能进一步放大学生的阅读视域,让他们的思维朝着更为开阔的方向走去,做到 “眼里有章节,心里有整本”。
  问题三:以师代生,用导向代替体验
  整本书阅读,从主题理解来看,一般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即作者、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只有这三个层面都达到才能算真正读懂一本书。但从实践来看,不少教师在导读课中容易先入为主,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个性感悟,这种过早地给整本书阅读定性的做法,很容易压制学生的阅读空间,不利于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需要的是学生的个性感悟,在阅读指导中应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一本书,以免走极端,出现与主流价值观相冲突的情况。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不少教师都是围绕“炼钢”这一主题做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解读。这种设计固然没错,但是内容有点狭窄,毕竟他们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对此,笔者在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过程中,曾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导读:一是说说哪些人影响着保尔的成长。二是说说保尔遇到了哪些考验,他是怎样面对的。三是读一读保尔的三段恋爱经历,并对此进行评价。这三个方面,三个层次,目的是突破这部名著传统的导读的固化思维,让学生多元阅读,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把保尔从革命英雄还原成“人”来进行阅读。
  问题四:以写代读,用练笔代替过程
  整本书阅读,动一动笔,进行圈画,或者进行批注,写一写心得, “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但从实践来看,不少教师却把这一方法当作整本书阅读的唯一方式,无论学生读什么,读多厚的书,都要求他们动笔,一律写批注,写心得。这在无形之中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结果反而导致他们丧失阅读兴趣。因而即便是借助练笔辅助阅读,也要鼓励学生放开思维,通过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对话,通过制作手抄报,或者组织辩论、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将阅读感悟与体验表达出来。
  《西游记》这本书中有个重点章节,即《三打白骨精》,在阅读指导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圈点批注阅读,而其他章节,只需要略读即可。还有即使是倡导练笔,也要鼓励学生跳出圈点批注局限,尽可能扩大练笔的范畴,比如采用缩写、续写、改写等形式进行练笔,引导学生熟悉整本书的内容,或者等整本书阅读完后,可以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如阅读《水浒传》这本书,可以等学生阅读完后,组织他们分类写梁山好汉上山的原因以及最后的结局,或者以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名义,对梁山头目宋江说几句话,或者引导学生想象宋江临死前内心的独白,等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写的形式,还能推促学生主动阅读,将其过程变得富有趣味。
  问题五:以考代导,用考试代替导读
  小学生阅读几万字、十几万字,乃至几十万字的书籍,是一个较为艰巨的过程。如果学生不感兴趣,让他们真正读完,的确很不容易。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在“导读”中慢慢走完全程。比如《西游记》,笔者就曾先后上了六节导读课。还有《三国演义》,笔者则是与学生一起慢慢读,一起慢慢品,一起慢慢赏,先后花了半学期的时间。而对于《水浒传》一书来说,仅是导读课,就先后上了十节,整整一学期,可谓耗时之长。之所以这样做,最根本的就是想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整本书阅读,这样过程有了,自然方法也有了,积累也就有了。
  在实践中,不少教师简化过程,将导读过程简化为考试,这从表面来看,虽能够在多数情况下检验学生对一本书的阅读效果,但是无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比如曾有教师问学生,格列佛在小人国一口气吃了多少只鸭?《傅雷家书》中,一共有多少次提到“赤子”,等等。这种方法,这种习题,并不适合整本书阅读,只会带偏学生的阅读关注,结果反而让学生钻进死胡同。考试本身没有错,只要方法得当,照样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好好研究,怎样出题才算科学,才能对整本书阅读起到推促作用。
  整本书阅读还是要回归本源,遵循整本书的阅读规律。如果教师过于功利,过分追求结果,拿单篇文本精读经验或者导读思维,去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结果只会是一种形式主義,无益于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无益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永嘉县瓯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9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