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放,让教学更有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起来,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是“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教材的内容只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学的凭借。然而在现实中,许多老师还仅仅拘泥于书本知识和概念,死抱教材,照本宣科,把教学引向了封闭、僵化,结果老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乏味。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通过课前开放、课中开放、课后开放,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与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一、课前开放——让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教学中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正确的引领。老师要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引领学生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调查、体验、制作等活动,通过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让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1.开发文字信息。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不是依据某一学科体系构建的课程。教材的编排,并不是品德和规则教育、历史和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和安全教育等知识块面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按这些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来编排,而是有跳跃、剪切、交叉等现象。这样,在知识结构上,教材就留下了许多的空白点,这就给师生留出了发掘拓展教材内容的空间。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前,让学生搜集开国大典盛况的文字、图片资料,搜集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学生们通过到图书室或书店查书、上网浏览等方式,搜集到了翔实的资料。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开发图像信息。品社教材中有些内容不是学生所能直接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图像资料,能增强感性认识,较好地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缩短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如学《寻访“三孔”》一课时,有的学生搜集到了对三孔介绍的录相片,搜集到了国际孔子文化节盛况的录像资料。这样,教学时就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开阔学生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开发“现代化”信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每日每时都有大量的信息诞生。然而,教材的编写由于受到篇幅、字数的限制和时空、地域的制约,不可能将瞬时万变的社会信息及时、有效地反映在课本中。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查阅、补充一些相关的社会信息,让学生学到比课本更为丰富、更为鲜活的内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努力寻求新知识、直面社会的习惯。如《做明白的消费者》一课,讲到如何科学购物时,教材只讲了如何鉴别矿泉水和假广告如何骗人,学生们回家做“关注消费”的调查时,通过走访亲朋好友,又知道了如何鉴别水果好坏、海鲜优劣、蜂蜜真假等。学习《书信传佳音》一课时,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补充介绍了可视电话、智能手机的图片文字资料。社会信息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二、课中开放——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1.开放教学主体。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时空。老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仅在必要时给以点拨、引导。在教学中我充分信任学生,放手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类”的内容时,我积极创设情境,采用“我是一名小导游、我当解说员、欢迎到我家作客”等方式,让学生联系查阅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结合书中内容,介绍清新秀丽的张家界、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解说闻名世界的长城、风格独特的园林等,宣讲元宵节的闹花灯、端午节的赛舟……学生们一听要当小导游、解说员时,个个兴高采烈,两个一伙,三个一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待到全班交流时,小导游们讲的眉飞色舞、有声有色,“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另外,有时我们还把辩论现场采访等学习方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开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最明显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圆明园在控诉》《卢沟桥上的枪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历史事件类的课文时,我和学生一起搜集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把当年的历史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有时,我还和微机老师合作,把品社课与微机课进行整合,在微机室里上网络环境下的品社课。学生人手一机,在我的引领下,畅游网络,乐学探究,备受学生喜欢。
  三、课后开放——让学生成为社会的实践者
  1.体验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学生的生活有多广阔,学生的课堂就有多宽广。品社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老师应树立“校内外联系、课内外沟通”的教学观,创造机会,多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生活,融进社会。在与社会现实的接触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如在学习了《需要帮助吗》一课后,我组织我们班的同学带着自制的礼物去了特教中心,带着节目和礼物去了福利院,在与智障儿童、老人真实的交往和服务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这些人学习与生活的不易,更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心灵的洗礼。
  2.课题研究,融入生活大舞台。品社课程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并让儿童回归于生活,在体验自身的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初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课题研究小院士”的評选活动,一学期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我主要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3种课题的研究:一是课文内容类。如学习了《生我养我的地方》一单元后,我组织学生合作研究了“三里河文化”,从“三里河的文明起源、三里河大白菜、三里河的文臣名士、三里河的民俗风情、三里河的今天”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时事类。如学习了《我们爱和平》一课后,我班的12名学生就成立了研究小组,对叙利亚局势和南海局势进行了专题研究;三是爱好类。如有的学生喜欢旅游,就专门研究祖国的名胜古迹;有的学生喜欢科学,就专门研究中外科学史话;有的学生喜欢运动,专门研究奥运史……同时,我还在班级和学校开展了“百家讲坛”的活动,每次课题研究结束后,我就让学生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畅谈自己的研究体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课题研究,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了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学会了思考,养成了关注社会的好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而开放的教学策略,实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地教学既源自“学生的生活”,又“再提升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健全人格,让教学更有活力,更有实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