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情构成的,而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所限,呈现给学生的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主干内容,显得枯燥与生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历史情境是教师应重视的事情,这样更有利于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提升认识,升华历史的情感。
  【关键词】创新教学情境;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81-02
  新课改指出,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而不能“以历史教材为本”的本本主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这种浅层化的学习是不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的。因此,教师要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笔者认为创新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课堂深度学习是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深度学习是建立在认知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方法,它符合初中生的一般认知性规律,从体会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到最终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下面以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一课为例进行探讨。
  一、教学情境的创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一)在导入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笔者曾以两种不同的情境导入新课:第一种在多媒体上分别投影有关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场景照片,紧接着就引导学生学习新课。第二种在多媒体上分别投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中国当代四大发明的照片,通过问题“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是我们国家所具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然而然地引出第二个问题“那么我们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呢?又是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借助今天这一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以上两种导入新课的方式都是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但第二种情境导入的课堂效果要好,通过古今四大发明的比较,问题的切入,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第一种的情境导入方式显得浅表化,虽然创设了教学情境,实质还是一种教学的灌输。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攻环节,突破该环节,基本上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优化了的教学情境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意义是重大的。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学习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以生活为中心,培养人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历史,所以不可能再次重演,它远离现实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学生对此觉得很陌生,而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生活的经验基础上的,基于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使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情境。还是以《三大改造》为例,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引导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第二种方式是针对改造的原因,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教学材料,创设教学情境,理解问题内涵。如通过历史情景剧农民的烦恼,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虽然使中国广大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这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對农业的改造是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通过两个班级的教学比较,发现学生很容易接受第二种教学方式,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显得融洽和谐,对问题的理解水到渠成。第一种方式也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并以此为切入点,但是受教材影响过重,拘泥于课本内容,以本为本,学生的想像力受到了限制,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缺失对历史的感悟,这是一种浅层学习。反观第二种教学方式中所创设的历史情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引导学生在历史情景剧中既如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历史的情感,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强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促进学生课堂的有意义的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二、在课堂小结中提升认识,升华历史情感
  在最后的课堂小结环节中,一般被经常使用到的是对本课主要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它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和逻辑性,如《三大改造》小结中可能会这样,把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前后的所有制性质作对比,改造的途径,改造的实质等列一表格,然后呈现给学生,但这种小结方式基本上是本本主义,如果不进一步去挖掘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奠定了新中国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如利用多媒体投影:在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顶层设计。三大改造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它的胜利完成是因为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路线正确以及人民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赢得人民的支持。同时也要使学生知道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错、改变过快等缺点,从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易,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小结部分应该是“点睛之笔”,要由课内的学习迁移到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它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思想升华的关键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理解它的内涵,关键是把握住“情”,不只是情景和情境,还包括情感与思想,要在教学中适时渗透,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的体验和感悟中走向知识学习的深度。
  孔子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情境,才能不断地给历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保持持久的活力,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洪义.情思历史:基于课堂深度学习的情境探究型教学.上海教育科研,2017(8).
  [2]赖立新.让课堂真情弥漫——谈中学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若干形式[J].中学历史教学,2017(5).
  [3]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
  200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