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感觉和体验(郭金山,2003)。中学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阶段,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是这一阶段的特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状态,有助于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也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始于埃里克森 (Erikson),他先是从自我功能的意义上定义自我同一性,认为自我同一性高的人会体验到一种整合感( Erikson,1968)。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是由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James Marcia(1966)将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操作化,建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Marcia根据个体经历探索和投入程度,将青少年划分为四种同一性类型。第一种为同一性获得者(identity achieved):青少年已经体验过危机或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作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第二种为同一性延缓者(identity moratorium):青少年正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探索各种选择,并没有作出较高的自我投入,但有将来自我投入的倾向;第三种为同一性早闭者(identity foreclosure):青少年并没有体验过危机或探索,而过早地作出了投入,但这种投入是非自觉的,以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投入的方向,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目标作出决定;第四种为同一性扩散者(identity diffusion):这类青少年没有仔细思考或解决同一性问题,也没有详细计划将来的生活方向,既没有对各种选择进行探索,也没有作出投入。
  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对大学生研究的较多,而对中学生的研究较少,而且某一地域的研究较多,全国范围内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对全国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状态及其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为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提供实证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工具为课题组自编“全国中学生发展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五部分:一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情况,二是中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状况,三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四是中学生对社会关注重点问题的看法与反应,五是中学生德育环境状况。中学生同一性发展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部分。
  (二)调查对象和施测
  调查取样包括河北、甘肃、山东、四川、湖南、江苏6个省2个城市、24个区县62所学校5243名中学生。其中男生2466人,女生2777人;城市2383人,县镇1411人,农村1449人;初二2610人,高二2633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担任主试,采取问卷统一指导语进行说明。利用学生自习课时间,统一作答,当堂收卷。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总体情况
  经调查:中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者占44.7%,自我同一性延缓者占41.6%,自我同一性早闭者占4.7%,自我同一性扩散者占9.0%,四者的排序依次为:同一性获得者、同一性延缓者、同一性扩散者、同一性早閉者。总体上,中学生自我同一性达成者占44.7%,一半多的中学生没有获得自我同一性。
  (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差异检验
  1.年级差异。
  经卡方检验,初二与高二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x2值为94.646,p<0.001)。高二学生选择前两项的人数之和大于初二学生选择后两项的人数之和,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在逐渐增强。
  2.性别差异。
  经卡方检验,男生与女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x2值为10.636,p<0.05)。男生自我同一性的水平要低于女生。
  3.城乡差异。
  经卡方检验,不同地区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x2值为17.534,p<0.01)。农村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水平要高于县镇和城市学生。
  4.父亲文化差异。
  经卡方检验,不同父亲文化程度的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x2值为32.848,p<0.001)。随着父亲文化程度的提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的人数逐渐增多。
  5.母亲文化差异。
  经卡方检验,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x2值为33.480,p<0.001)。母亲文化程度是大学的中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的人数高于母亲文化是研究生和高中的中学生。
  6.是否留守学生差异。
  经卡方检验,是否留守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x2值为8.056,p<0.05)。非留守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水平要高于留守学生。
  7.是否单亲家庭差异。
  经卡方检验,单亲家庭学生与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值为4.778,p>0.05)。
  三、分析讨论
  (一)总体情况
  总体上,中学生自我同一性达成者占44.7%,一半多的中学生没有获得自我同一性,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不乐观。
  (二)年级差异
  调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逐渐增强。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虽然形体已经接近成人,但是心理还不太成熟。大部分中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因此未来什么样是模糊的、混沌的,甚至考什么样的高中都是由家长决定的。加上即将到来的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甚至没有时间思考。与张春兴、王树青、李抗的研究结论一致。   (三)性别差异
  调查表明,女生比男生自我同一性的水平要高,这可能与女生成熟比男生早有关。由于女生比男生生理与心理成熟较早,因此她们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未来,为自己制订远期与近期计划,并为此而努力。这与俞瑞康的研究结论一致。
  (四)城乡差异
  调查表明,农村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水平要高于城市和县镇中学生。相对城市和城镇学生,农村中学生的生活条件更艰苦,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更多地去思索自己的未来,并为此而努力,因此农村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要高于城市与县镇的中学生。与杨雨萌的研究结论一致。
  (五)父亲文化差异
  调查表明,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父亲文化程度的提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的人数在逐渐增多。这可能与父亲的教育方式有关。随着父亲文化程度的提高,父亲对子女更多地采用民主的教育方法,对子女循循善诱、耐心沟通,遇到问题主动帮子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帮助子女顺利地解决问题。父亲不对子女采取粗暴的方式,更不是对子女采用放任自流、忽视不管的教育方式,使子女遇到问题后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以获得自我同一性。
  (六)母亲文化差异
  调查表明,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学生母亲文化程度是大学的中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的人数高于母亲文化是研究生和高中的,这可能与母亲对子女的期望值有关。文化程度过低和过高的母亲,往往对子女寄予过高的期望,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这样反而加大了子女的学习压力。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反而不利于子女对自己未来及人生的思考,更不易达成自我同一性。
  (七)是否留守学生差异
  调查表明,是否留守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四个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留守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水平要高于留守学生。非留守学生一般都处于城市和城镇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良好的生活条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各种教育,开阔眼界。受此影响,他们会更早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确定未来的生活目标,并为此而努力。
  四、对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中学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其心理成熟和社会适应,我们应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教育和引导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端正办学思想,重视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辅导
  学校要摒弃“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真正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重视对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教育与引导。调查表明,过于紧张的学习会使中学生没有精力充分思考和探求自我,造成主体自我的发展落后,不仅会影响其自立、创新和适应性人格的形成,而且会因缺少自我同一性力量支撑和动力源泉而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种种心理问题和极端行为,并且直接和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和日后的社会适应。因而,学校首先应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教育和引导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渗透自我同一性的辅导与训练
  调查表明,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人格,使他们顺利度过人生“疾风暴雨”的成长阶段;引导青少年思考“我是谁”“我的未来会走向何处”等问题,提升对“自我”的认知水平,尊重他们的不同体验,引导他们自主选择,不断调节自我定位。在具体策略上,学校应经常开展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主题讨论,帮助学生树立理想追求;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经常在内心刻画理想自我的形象,增强自信;发展学生对自我的积极看法和对事物的辨证态度,增强学生对“主体我”和“客体我”的辨证认识;引导学生与同伴、老师、家长分享自己的冲突体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在现实中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三)营造有利于建立积极自我同一性的家庭、学校、社会氛围
  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营造有利于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和谐氛围。建立相互支持、关心、自由表达和独立的家庭环境,父母与子女之间营造开放、民主的气氛,有助于他们的自我探索和自主选择;营造发展目标明确、鼓励他们对社会事物关注,倡导批判和探索精神,可供自由表达、包容、民主、开放的校园环境;提供正能量的主流文化、良好的成人榜样、个体之间相互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等,都会有利于形成中学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责任编辑 焦 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