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也是乡村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此,对规范、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做了较深层次的思考,从坚持原则、因势利导、选配领导、完善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的相应对策,以求又快又好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关键词 发展合作组织;运行模式;运行状况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50
  在农业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出现过很多问题,如农业生产链单一、农民一家一户干不了、经营体制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等问题,而且伴随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农村劳动力减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局面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当今农业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新载体。发展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需要。基于此,对海门市包场镇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情况做了专题调查剖析。
  1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概述
  1.1 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包场镇共建197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28个、农地股份合作社32个、综合合作社1个,合作社中有成员53 809人,带动的农户高达72 000多个,资产总额达到42 200万元。合作组织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种植、养殖、服务,并形成了多产业的农业生产链[1]。
  1.2 运行模式
  目前,包场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流通服务型。这种类型的农业发展以市场为依托,合作社根据往年的经销经验以及对市场需求的预估,合理安排生产,基本上做到了按需定产,不会存在滞销的现象,保证了生产经营和市场需求的良好匹配,如东绿蔬菜、志堂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2)生产经营型。合作社组织成员提供相关服务,并就服务内容进行指导和培训,成员参与经营,统一核算,收益按生产量或股金实行盈余分配,如徐兵农机服务、广丰农机服务、翰明农机服务等专业合作社。3)示范带动型。采取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的形式,合作社作为平台向农户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对农户进行指导并带动产品销售,如海盛生猪、李氏牧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一切服务,进行资源共享[2]。
  1.3 运行状况
  包场镇的专业合作组织尚处起步阶段,还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在对包场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调查过程中发现,只有20%的专业合作组织是可以正常运作的;60%的专业合作组织只有简单框架,体系并不健全,也几乎没有开展相应的活动;剩下20%的专业合作组织,空有名头,不能正常运作。总体来说,包场镇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成员之间的联系不密切,大多数的合作组织仅是前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但无法贯彻到产品经销中去,而且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不大、资金匮乏、综合实力较弱的现象。合作组织建立后也没有健全的运行机制,管理涣散,从而不能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2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合作基础弱
  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的目的在于自上而下进行农业管理,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加强政府与农民的沟通,达到双赢的目的。但从领导层面上来看,合作组织的某些管理者没有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只重视成立组织,但不注重组织管理,没有联合人民群众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商业化的经销模式去带动农业发展。而从农户的层面来看,他们不懂什么是专业合作组织,不理解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因为农民普遍的经济能力比较低、文化水平也不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低一些,对加入专业合作组织也是半信半疑,缺乏积极性。
  2.2 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有的合作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对于如何进行组织的自我约束、如何监管、利益如何分配等,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同时,也没有良好的决策机制,一些合作组织在管理决策时忽略农民参与的重要性,做出的很多决策缺乏民主性且无法在实践中执行,导致决而难为,合作组织形同虚设。
  2.3 成员缺乏专业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专业的管理者,带头人往往是村中威望比较高或是种植、养殖高手,但这些人也很难完全把握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模式,他们懂如何种植、养殖,却不一定懂管理,对科技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动态把握程度不高,并且合作组织中的成员也是农机素质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由缺乏专业的人组成的合作组织往往服务效率低,组织规模小,也难以带动周边农户的产业发展,并且由于经济实力比较低,也难以推动组织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4 管理较滞后,扶持欠力度。
  包场镇建有农经站,分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但是专业人士少,合作组织多,从而就出现了人少事多、无法顾及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技术指导不到位、专业培训敷衍了事、与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的配合不协调等问题,从而无法为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坚持原则
  当地应注重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愿、民主、平等、互助、互利的原则,让农民了解专业合作组织,并积极支持和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发展。
  3.2 择优汰劣,顺势扶持
  包场镇有大部分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在运行,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汰劣,对运行正常的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鼓励、指导、扶持,集中力量,加以引导,把这些合作组织做大做强,争创市、省、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对于不在运行的专业合作组织,包场镇应引导其到工商部门及时注销,反对那种应付考核、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不良作风。
  3.3 挖掘资源,选配领导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领导(带头人)的选配,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专业合作组织兴衰存亡的关键。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的选配,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1)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和新理念。2)有一定的管理水平,能够有效组织成员进行生产经营。3)有群众基础,让组织成员能够信任并且拥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人才,并着重培养,尤其是年轻人,要多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真正实现农村人自己的合作组织为农村人办实事。
  3.4 完善管理,取信于民
  合作组织在内部管理中要健全账册,规范核算,定期公开,要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充分体现成员对组织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以取得成员对专业合作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3.5 求真务实,增强后劲
  增强后劲就要从增强“四个后盾”着手,以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又好又快发展。1)技术后盾。根据不同产业或行业,与相关的大专院校挂钩,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关系,切实解决技术瓶颈。2)市场后盾。要大力培育营销队伍和经济人队伍,不断拓展市场。3)人才后盾。要大力培养(或招聘)管理型、技术型以及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4)资金后盾。专业合作组织本身办好自己的实体,为自身发展增强实力;政府或财政要给予支持,放宽扶持标准;金融部门也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切实解决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瓶颈问题,以增强
  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 张崇钰.青岛峰会后的上海合作组织[J].淄博师专论丛,2019(1):61-65.
  [2] 張小冬.农民致富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J].乡村科技,2014(17):10.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1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