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提高初中学生思想道素质与法律意识的一门必修学科,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如何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当下新课标改革和任课老师的难题。本文以此为线索,从原因入手,分三个方面探究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道德与法治;初中学生
  一、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原因
  如今,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不例外。毫无疑问,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不良网站包含的极端言论太多,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初中教师以育人正德为己任,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患于未然是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提高的第二个原因,事后再开展相关教育容易酿成重大过失。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全面渗透德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治意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可以得到上述的教育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寻求新的方法以提高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这门学科要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实施教学内容。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差异性,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人而异,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个体,充分揣测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大众偏好来设计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与其它學科相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门开放性较高的学科,因为其主要的教学压力来源于学生的内心活动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这门学科也要求学生个人思考,而教师需要做的是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譬如,在设计“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当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充分认知自身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二)以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就初中学生来说,其普遍对不熟悉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如果对学生的好奇心拿捏到位,便能很好地将其转为学习动力。其中,最有效措施是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师需要做的是,指导学生代入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此引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情景教学可以很快地带动教学气氛,营造良好地教学环境,这就能找到学习的兴趣所在。
  (三)分阶段、分层次开展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讲究循序渐进,同时对于学生的提问权利应当予以尊重。在设计教学内容中,教师应该主动划分内容的阶段性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把培养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其心智尚未成熟,对道德与法治意识较为模糊,许多相关内容都难以接受;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应该把简单的法治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其通过相关的学习,已经培养起一定的意识,此时加强基本的法律意识,有助于防范因不懂法而违法犯罪的现象。而就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其拥有相当多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其拥有十分明显的基于年龄、生理因素带来的叛逆心理。于是,教师应该重点把握高年级学生不良心理和思想问题,以帮助其进行纠正。通过这样的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提问作为学生的基本权利之一,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学科更应该对此予以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解答学生的学习难题。
  (四)对课本内容的二次开发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教师必须从单一的教材执行者变成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提倡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让教材成为课堂演出的剧本。比如说,在八年级的上册《道德与法治》中,整本课本都是围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进行的,我们可以打乱课本的教学章节,从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章节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删减、整合、创编,重新编辑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导案。
  三、结语
  现代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要求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其深入人心。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来引导学生,使得道德与法治渗透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让学生感受到法治社会所带来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才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马迎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社会科学,2017(9).
  [2]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