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的有效渗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是提升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办法,也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需要对该门课程予以重视,不断渗透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研究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求,分析有效渗透德育的办法,希望此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要求在不断提升,想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有效分析科学的教学方式,促进三维教学目标达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利用新课程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开展多年,但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依然是考试,考试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感需求,所谓的道德教育,所谓的法治教育,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缺乏情感因素
  既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就是需要教师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将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只关注考试分数,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化的知识,学生对很多知识和内容了解不够透彻,不利于道德品质形成以及法律常识学习[1]。
  (二)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从根本上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让学生懂得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懂得遵守法律并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但是就因为教师一味地说教和灌输,使得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为这是一门不值得学习的课程,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施策略
  (一)巧用教学素材,为德育渗透提供素材支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很多生活化案例和人性化教育内容,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的引导作用十分显著。为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效果,德育素材在其中的渗透也非常广泛,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基本上会包含人际关系处理、压力应对、父母亲情、友情以及情绪控制等内容,这为初中生的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提供了很好的策略参考[2]。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公民意识等内容,都是对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如在《善于交往》的课时教学,就是强调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在情感教育渗透背景下,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和平等待人的原则,这样的德育内容不仅强调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也是提升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途径。由上述内容可知,将德育渗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为德育渗透效果提升提供助力。
  (二)紧贴现实生活实际,突出德育实效性
  想要提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规范学生的言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注重建立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3]。如:《生命的思考》的课时教学中,我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生命意识,举例了生活中很多意外事故的案例,旨在说明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意义,让学生透过案例学会珍视生命、敬畏生命和保护生命。这样的案例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感教育目标初步达成。
  (三)营造和谐教学气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要想达到良好的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以谦逊温和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才能如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学生心田,使其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下,自然就会自觉学习知识,起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真正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于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有代沟,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比如在教学“扬起自信的风帆”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起语文课上学过的李白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诸葛亮的话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等,给予他们向上的无限动力,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学习。
  (四)创设教学情境,指导生活实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把知识制作成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件,也可以开展微课,还能播放相关的视频等,这样就能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使其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体会道德品质的作用,进而将这种力量内化于心,表现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奉献于社会[4]。比如在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视频,在榜样的引领下获得力量;可以为学生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曲,使其明确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的道理。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教学任务,但是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也并非易事,我们还是需要有效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学科教学内容,合理渗透德育目标,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本研究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求,分析有效渗透德育的办法,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应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21(01):254-255.
  [2]吕巧霞.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7,32(66):241-242.
  [3]单盈盈.利用生活化素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1(02):136-137.
  [4]邱清华.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J].當代职业教育,2014,32(09):98-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