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操作分不开的。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己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操作  参与   培养  兴趣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操作有序,激发学生学习思路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行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 来计算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我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想操作过程。
  如教:9加2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根木棒,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根木棒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盒里9根木棒和盒外2根木棒合起来,怎样计算呢?
  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根,再添上几根就刚好一盒10根?(再添1根)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根分成1根和1根。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根放在盒内(学生说:9+ 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根与盒外1根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
  二、教学灵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我在备课和上课时处处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学生,然后通过直观教学的操作。动口说理、动脑思考的目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教学中我在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故意创设多种疑问,把学生引入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来,从而触发学生弄清这个问题的迫切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此时我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操作。
  1.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动机后,我适时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方法,或者让学生自备学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算一算,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观念。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将一块饼干分成大小两块,让学生认识“平均分”。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带的圆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平均分成2分、3份、4份,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在参与活动中,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也便水到渠成了。
  2.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动机后,我还尝试过借助于语言来实现教学效果。在实践操作中有些内容用动作或直观材料都无法表示的,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前后连贯的合乎一定逻辑联系的思路。例如:讲分数乘于分数的计算方法时,①操作: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将其中一半画上斜线。口述:阴影部分是正方形的,问,阴影部分的相当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后口述折的过程及结果,把张纸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是原正方形的;②操作: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折出这张纸的,涂上颜色,再折出涂上色部分的,口述:把张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原长方形的,推出4份是原长方形的;③观察“折”的结果,=1××,=1××,=×4。师生共同归纳分数乘于分数的计算法则。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后,又通过外部语言来表达,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化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外部活动的内化。
  三、注重实践,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活动知识内容中,我经常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使他们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 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及学会简单的计算后,创设一个“商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上台买货,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掌握元角分的计算。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会进行了明确的
  分工及要求:每一组选两个人当售货员,其余的当顾客,每人只买一样东西。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創设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的无限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多种感观,调动学生的想象空间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几何形体时,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等材料,圈成常见的框架形体,让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的想象力。如用量个圆圈和3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想象丰富。他们把这个框架式的形体既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又看作无底无盖的烟囱,还可以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安排学生用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不断改进新教法,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