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绿色金融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在当前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之下,民族地区市场需求结构不断调整,传统产业生产出现过剩的局面,特色、绿色、原生态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民族特色产业从本质属性上看契合绿色金融的基本理念,促进民族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能够进一步开发民族地区区位与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推进,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基于此,本文分析当前广西绿色金融与经济结构优化的现状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逻辑演绎广西民族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 绿色金融 经济结构优化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生产方式也不尽相同,由此便形成了民族地区特有的经济模式。从经济形式上来看,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主要包括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旅游产业等。民族经济是国家经济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化习俗的滋养是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根本,与此同时地理环境偏远、民族地区资源特点、地区经济综合条件等也成为民族经济的发展障碍。在我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一带一路”的背景之下,市场需求结构不断调整变化,传统产业生产出现过剩的局面,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西部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遵循,探析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文献综述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2011)认为,构建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必不可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力,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在当下来看,最重要的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和构造微观经济基础。俞岚(2016)提出,我国绿色金融理论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理论创新相对滞后,绿色金融发展程度和深度不够,从而提出大力推动绿色融资创新的先决条件是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的观点。潘锡泉(2017)认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实践遭遇了内生动力不足、金融资源(期限)错配、产品和服务单一与市场机制建设滞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诸多现实困境的制约,阻碍了其助力实体经济增长新动能功效的发挥,提出应当激发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四方联动作用,共同助力经济朝着“绿色化”转型。
  综上所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经济结构的优化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二、广西民族地区绿色金融与经济结构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广西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以及独特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经济方式的特色经济,在广西整体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47.0%,石油占18.4%,水电及其他占比34.6%。从2016年广西三次产业的GDP来看,第二产业最高,为8273.66亿元,占整个广西GDP的45.1%,对经济贡献率达到47.1%;其次是第三产业,为7247.18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9.8%,占GDP比重39.6%,贡献率达到45.7%。就绿色金融与经济结构的发展现状而言,二者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经验都相对缺乏,目前制约广西民族地区绿色金融与经济结构优化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单一,自身“造血”能力较弱。广西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呈现两大特性:一是资源过度依赖性。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基本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品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二是产业结构单一。特色经济模式简单,广西现有产业结构大多以农林牧业为主,主要特点是规模较小、效益较差、发展较慢等,产业链条较短且难以向前向后延伸,产业的附加值也随即下降,无法创造最优价值。
  2.绿色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就目前情况来看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持力度不足,资金投入的目标不明确,投入机制尚不完善,使得绿色金融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不能发挥绿色金融对产业升级的支持作用,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机制还有待完善。
  3.地方经济发展落后,发展理念滞后。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可以说是落后于东部地区,地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也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速度,无法提供良好有效的发展环境为绿色金融护航。与此同时,广西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也较为滞后,政府部门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及时发布有效的绿色金融扶持政策,也无法有效刺激绿色产业进一步扩张;广西金融机构基于自身风险及利益的考量对绿色金融不够重视,没有及时更新绿色金融产品,无法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的执行力度不足。
  三、广西民族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策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地理空间发生调整和改变,在新型经济地理空间中获取“去边缘化”的新机会,有望能在更为广阔的地理空间内实现民族地区的自主创新与综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民族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几点策略。
  1.政府应注重其引导和支持作用的发挥。国家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因地制宜的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如减税减费、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等。在提供有效支持的同时,也要扶持和引导广西民族地区自身“造血”能力的提升,形成经济社会的自主增长机制。
  2.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广西民族地区传统工业不发达,但很多地方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圈”,根据广西民族地区的特点及优势,可以大力发展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形成“生态圈”并借此助推绿色产业发展,完善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广西巴马养生生态圈”模式,以便在打造其他绿色“生态圈”的时候,能夠更加迅速地作出准确定位。在打造绿色“生态圈”时,应当明确“绿色”和“生态”为主题,并确定主导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和政策倾斜,由此可以迅速有效地使绿色产业品牌化、市场化。
  3.激发绿色经济发展主体创新活力。一是立足于现实,创建公开透明、快捷高效的项目审批机制,精简项目审批程序,实现绿色项目申办效率的提升。二是加大监督和引导力度。在广西民族地区对生态资源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得到合理配置,避免潜在风险的出现。三是政府牵头搭建绿色经济发展平台,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供有效沟通渠道,实现产学研的及时交流互补。企业应加大绿色创新的投入经费,打造智囊团开发新产品、新设备及新工艺,并及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流研讨,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糅合在一起,为绿色金融和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宋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8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