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明日之子》的创新之处对当代选秀节目的借鉴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音乐选秀节目因其草根造星的全民娱乐性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而《明日之子》作为一档寄生于网络视频媒体的综艺选秀类节目,已经成为网络观众收看节目的新宠儿,在同质化严重的同类型节目中大放异彩。这主要得力于该节目全新的选拔方式和造星方式及其所蕴含的新标准和新导向。其理念和经验对日后同类型的节目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音乐选秀;创新;真人秀节目
  纵观我国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从1984 年中央电视台简单地将专业声乐比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搬到电视荧幕上,再到伴随90后成长的音乐选秀节目充斥荧屏,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等,至此音乐选秀节目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如今,各大视频网站也开始相继制作音乐选秀类节目,《明日之子》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这档节目的受众定位于95后和00后的“网生代”,宗旨是塑造年轻人喜爱的音乐类型,致力于以音乐为载体打造出新一代的新型偶像,在节目中他们就代表未来,他们就是明日之子。
  一、养成类真人秀节目的概述
  “偶像养成类节目”又称“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是选秀节目从开始的最初选秀形式发展到现在的全新节目形式。根据之前已有的节目来看,这类节目是大多以粉丝参与为主要方式,让选手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进行比赛,以打造偶像为目的,培养出观众喜爱的明星,并公开其选秀过程的节目模式。此类型节目的特点是明星导师和粉丝参与,主要代表节目有腾讯视频出品的《明日之子》《创造101》和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等。
  二、现阶段我国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同类型节目彼此效仿
  在2018年1月《偶像练习生》这档节目播出后热度持续上升,紧随其后出现了《创造101》这档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同时收看了这两档节目的观众不难发现它们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韩版的《product 101》,比如选拔方式相同,评判标准相似,节目流程雷同,腾讯的《创造101》拿到了版权。这类节目的热度很高,观众的呼声很响亮,但是如果这类节目之间彼此效仿,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时间久了受众也会丧失原有的热情。
  (二)节目中广告植入占比过重
  当下我们正处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期,选秀节目里面的各种商业广告络绎不绝。《中国好声音》里面除了选手们高质量的演唱水平外,吸引观众的还有华少极其流利的广告词,很多人甚至去学习和模仿华少的语速。由此可见节目里面各种广告赞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些节目过分注重节目商业价值,对于其节目质量却不够重视,这就会使节目失去核心,也让观众感到无趣。
  (三)节目选秀标准偏移
  注重颜值使现在很多选秀节目的选秀标准产生了价值偏移,不再要求选手自身实力水平而是更加看重颜值,这对于那些颜值不够却具有歌唱实力的选手来说是不公平的。比如比赛中的某位选手明明很有实力但是因为颜值不够可能节目组就会在比赛中给他的镜头少一些,或者娱乐公司也会考虑因为颜值带来的问题而放弃他。只看颜值不看实力的选秀标准也是不正确的,它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年轻人的价值观偏移,让他们觉得只要长得好看就可以获得与实力并不相符的成果。
  三、《明日之子》的创新之处
  (一)各具特点的赛道设置
  1.盛世美颜赛道
  美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个赛道给那些颜值高的选手一个平台,让他们有一个可以好好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传统的选秀节目里对于各位选手的评判标准大都是相同的,但是在这个节目里,美可以成为另一种“武器”。“美”只是展示选手的第一步,能否赢得比赛还是要靠实力。
  2.盛世独秀赛道
  这是一个极具个性的赛道,如果选手觉得自己够特别,够有个性,那么就可以考虑是否进入这个赛道。在这个赛道中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这里可以欣赏选手演唱小众音乐的表演,有的节目如果演唱风格和节目定位相差太大就会影响选手晋级,但《明日之子》不会,星推官不会因为你表演小众音乐让你换歌,还会用自己的才華去帮助你实现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可以完全展示自己个性,来吸引更多的粉丝。
  3.盛世魔音赛道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音乐方面有天赋和才华,那么无疑要选择这条赛道。它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只要你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就可以在其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魔音赛道的星推官华晨宇是一个对音乐十分热爱的歌手,在他赛道里面只有对于音乐更多的追求,在他的严苛要求下,选手能够变得更加优秀。
  《明日之子》这档节目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选秀模式,设立盛世美颜、盛世魔音、盛世独秀三大赛道。也许在第一季首席星推官杨幂那里“美”还是一个先决条件,但在第二季中李宇春重新定义了美颜赛道,拥有质朴的音色与专注的演绎才是决胜的关键;魔音赛道的实力星推官华晨宇一直坚持发掘并释放选手体内的野兽,无疑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存活下来;而在独秀赛道,才华星推官薛之谦注重原创和选拔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才,第二季担任此职位的吴青峰则看中的是选手对待音乐的极致与真诚的态度。无论是哪一位星推官他们都鼓励年轻人释放他们无限的激情与梦想,同时也需要他们实现真诚的创作和发自内心的表达,在《明日之子》的舞台上展现不同的自我,秀出属于选手自我的魅力。
  《明日之子》的三个赛道各有侧重但又都兼顾每位选手自身的实力,虽然每个赛道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又都以实力为基础。选手晋级以后不再区分赛道比赛,也是对实力的一种重视。
  (二)与众不同的选拔方式
  1.星推方式
  从现已播出的两季节目来看,《明日之子》第一、二季分为15期和12期,比赛流程分为新手战、升级战、终极战和进击战,开创了节目的选拔新模式,晋级选手的诞生主要由第一季星推官杨幂、薛之谦、华晨宇和第二季星推官李宇春、吴青峰、华晨宇决定。他们不仅在社交媒体上有极高的呼声,还在自己的领域有着惊人的流量。各位星推官深知偶像效应的带动作用,与各位观众共同见证属于未来十年的偶像诞生。   2.粉推方式
  节目自身依托的是互联网用户,面对的是当下的年轻人,借助腾讯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对受众群体和节目宗旨精准定位,以真人秀和线上直播独特的形式向受众展现出每一位选手的才华与魅力,给音乐选秀型综艺节目创造了可供参考的选秀新方式。
  “粉推”有推选高人气选手的资格,这一权利一直持续至升级战,尽管从终极战开始这一权利被取消,但“粉推”依旧能为高人气选手争取到相应的优势。第二季中的文兆杰和斯外戈就是由“粉推”方式重返赛场的。“粉推”让观众不再觉得自己只是旁观者,而是推动整个比赛进程的参与者,是决定性力量。
  (三)体现文化多样性
  从《明日之子》第一季第一次升级战的演唱环节中晋级的选手来看,他们的个人演唱风格都非常突出,分别是演唱充满少年感的祝子杰、演唱能唤起初恋感觉的常斌、演唱具有古风美的王竟力和演唱能唤起情伤的老艺术家赵天宇。从这四位选手的演唱表现不难看出,他们的演唱部分都是各具个性的表演,也只有通过个性化的表现,才能获得星推官的直推名额。
  说唱音乐、地下摇滚、街舞文化、二次元文化等这些亚文化,就要求节目必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才能吸引潜在的亚文化粉丝群体,不仅选手演唱曲风的要求是多元化的,选手类型也更应该多元化。因此,节目的评选标准既照顾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同时又给多元化的曲风保留晋级空间。
  四、《明日之子》创新之处为当代选秀节目提供的借鉴
  (一)避免“拿来主义”,注重节目创新
  我们渐渐发现同类型的选秀节目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就说明有的节目会直接模仿某个节目的某个环节,这就是我们说的“拿来主义”。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创新才是每个节目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明日之子》的赛道设置和推选方式就是这个节目的创新之处,不论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只有不断改变才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观众的注意。
  (二)利用新媒体优势,提高观众参与度
  当下新媒体发展迅速,大部分人都被新媒体包围。节目受众的认可是节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节目组应该重视如何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当下网络流媒体爆炸式发展,各类型节目层出不穷。一档节目想要在各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加强观众的参与度,让观众与节目产生互动感势在必行。《明日之子》中的“粉推”环节就是成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感的典型案例。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节目包容性
  一档节目的受众范围也会直接决定它的受众数量,所以对于节目的包容性就会提出要求。《明日之子》节目组已经意识到一档网络音乐选秀节目要接受来自不同层次网络受众的审视,而在庞大的网络空间内不仅生长着主流文化,还寄生了不少的亚文化。如《明日之子》舞台上HeZ的电脑音、周震南的说唱等,都为多种亚文化提供了展现的舞台。因此,不同的文化碰撞,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于选秀节目来说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
  五、结语
  第一,音乐选秀类节目要形成偶像养成导向。在如今百舸争流的互联网产品中,《明日之子》这档选秀节目之所以能突破重围在互联网的海量节目中经受住考验,就是因为该节目敢于创新,利用互联网自由多元的空间,创新了选手晋级模式和比赛赛制,形成了新生代偶像养成的新方式,为未来选秀节目在培养选手时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即要提出更符合现代青年人应该学习的偶像特质和理念。
  第二,音乐选秀类节目要尊重多样文化发展。在万物融合的网络新时代,音乐选秀节目不应只是主流音乐的天下,节目制作方应该学习《明日之子》的包容,不仅重视节目本身的娱乐性与商业价值,还更应该关注它为多样音乐文化发展注入的动力。如《明日之子》舞台上毛不易和蔡威泽的原创,马伯骞和黄翔麒的说唱,HeZ的电脑音等,都为多种亚文化提供了展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袁智忠,虞吉.影视批评纲要[M].重慶:重庆出版社,2009.
  [2]黄蕴韵.国内音乐选秀节目模式创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3]申璐莹.我国音乐电视选秀节目发展30年分析[J].当代电视,2015(11):24.
  [4]许芫颜.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小议[J].新传媒,2017(4):66.
  [5]周慧玲.从传播学视角看互联网选秀的造星模式——以《明日之子》为例[J].电影评介,2017(12):108.
  [6]李佳佳.当前电视音乐节目形态与创新的思考[J].传媒,2014(8):39.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3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