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诗歌鉴赏教学新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诗歌本身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意蕴丰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特点。所以要鉴赏诗歌,我们就必须要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去积极捕捉其形象、意境,感受其情感、情趣,评鉴其形式、结构,体味其内涵与艺术美。现代初中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大多停留于背诵、默写、翻译、记忆主旨等,缺少了解诗歌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新的视野和方法去进行诗歌教学,试图打开新思维的窗口,让学生能够感受诗歌内涵的深邃和学习鉴赏的乐趣。
  【关键词】诗歌;鉴赏;尝试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1.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2.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3.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4.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5.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们从中可以明晰,诗歌因为语言的精炼和内涵的丰富,是需要调动学生调动自己生活经验去品读,而且更多的是关于精神境界的提升。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然而,尽管诗歌是重视精神境界的提高,我们要讲解诗歌却是按照模式化、题型化进行,自然是不太适应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要求的。
  1.部分老师把诗歌教学當作文言文教学一样,过度重视翻译、解读,唯恐学生挂一漏万。比如在赏析王维《使至塞上》中当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假如只是翻译为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这样有何美感可言?
  2.部分老师把诗歌教学当作是解题练习课一样,过度重视答题技巧的练习和分析,比如老师教育学生时,或会根据考试题目要求,题型需要而进行训练,或者背诵主旨等。比如近几年广州语文中考题目:
  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广州2018年语文中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广州2017年语文中考)
  “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广州2016年语文中考)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现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广州2015年语文中考)
  “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广州2014年语文中考)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初中诗歌考察的重点在于了解诗词的内容、思想,因而老师在教学的导向也会在于翻译诗歌,记忆主旨。确实,单纯的记忆可以提高分数,而且也方便了教学,只需要按照“朗读——翻译——归纳主旨——背诵——记忆”这种模式去进行教学就可以了,但也会导致教学模式的僵化或者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厌倦。
  3.部分教师可能会忽略诗歌内涵的挖掘,导致学生理解诗歌片面化或单一化。具体表现在于教学时教师习惯于评定式鉴赏,像写操行评语一样进行千篇一律的分析。例如,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当中尽管都饱含“乡愁”,但是两者的乡愁会是一样的吗?诗歌的内涵不是一个冰冷的答案,假如在教学当中不注意深挖,可能会导致学生误以为诗歌内涵千篇一律,并且有学生会因为找准了“万能公式”而沾沾自喜,从而觉得诗歌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显而易见的表面文字,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部分教师可能比较注重解读诗歌的唯一性,从而影响学生多元化解读诗歌的可能性。比如讲授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参考的意见是: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但其实,我们所熟悉的王维本身很少写边塞诗,这是因为他之前没有这样的经历,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写就必须有生活体验。君不见“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还是“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又或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无一不说明他是写景状物的佼佼者。
  所以当唐玄宗下旨让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旨慰问的时候,王维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是一次失意之行,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在这里截取了自己看到的一个边疆沙漠的剪影,大漠宽广无垠,是横向的辽阔,但这份辽阔又不是单调乏味的,在无边的沙漠中,有烽火台燃起的孤烟,直直地耸立,这是纵向的律动。在柔美的沙海之上,在横向水平的天地之间巧妙地安排了这一股苍劲、挺拔的孤烟,没有树木的装饰,没有山峦的陪衬,有的只是一缕孤烟,傲然挺立,如卓尔不群的气节;九曲回肠的黄河河道,是悠长而婉转的,非“长”字不能书写尽头。而在天的尽头,又只有一轮圆圆的落日挂在天边,为什么是落日呢,落日才让人敢于直视,才有温暖的感受,才会让人伤感,时空苍桑感更加强烈。苍茫天地间,大漠漫漫,长河迢迢,却只有直上的烽烟与西坠的落日伴着孤单的诗人,单车问边!难道这里就没有一份慷慨激昂的情绪在里面吗?难道这里的孤寂就仅仅是指诗人个人的孤寂而没有涉及到边塞战士吗?难道诗人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沙漠间就只想着自己个人的悲凉吗?唯独老师把学生带进诗句营造的氛围当中,诗句才能展现真正的内涵。
  二、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进行的尝试
  “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歌就是诗人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与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场景和诗人的特定感受融为一体,从而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志。因此在诗歌教学当中,教师除了关注诗歌本身的“言”、“意”以外,还可以从“情”方面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多维度,调动自己自身经历解读诗歌,甚至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再现诗句。
  1.运用改写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古人炼字的追求。比如在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可参照下列情景进行教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能否把颔联和颈联由七言改成五言?记得要有主语。   生:(思考后发言)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
  师:非常好,这样改动后多简洁!你们觉得这样改好吗?
  生:(沉默了一会儿)不好,没有了一些词,感觉不太對劲。
  师:哦?没有了哪些词语让你们觉得不对劲?
  生:“几处”“谁家”“渐欲”“才能”
  师:这些词有什么好处呢?
  生:“几处”说明早莺不多,“谁家”说明了可能只是远处传来一两声燕鸣,“渐欲”写出了花的动感,“才能”就是刚刚好的意思,这些词都写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春早。
  师:很好,这些词都呼应了早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很不错,能关注到细节,我们也可以再细看,诗人写的是“春行”,不是“春景”,他要让西湖的春景随着他的“行”而流动,没有了这八个字,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春景好像静止了,有了这八个字,静止的画面便好像流动起来。
  生1: 比如“几处”是数量词,“早莺争暖树”,是一幅很美的画面,用“几处”来修饰,这美的画面感觉就不只一幅,而是多幅画面
  师:对,“柳浪闻莺” 实乃西湖一景,其实春日西湖的四周,处处可闻莺啼。
  生2:“谁家”是疑问词,诗人并不仅仅描绘“春燕啄泥”,而是十分好奇,有意追问,那啄泥的春燕是谁家的呢?随着这一发问,说不定诗人会加快脚步,双眼紧盯着那只春燕,看它到底把春泥衔到哪户人家去筑巢。
  师:很好!这种联想不是比那仅仅刻划“春燕啄泥”的画面有趣得多吗?而“渐欲”“才能”与“几处”“谁家”一样,不提供形象,不组成画面,但加入诗中,却使形象得以扩展,画面得以延伸,自然之物会随着诗人的“行”而流动起来了。我们在平常的阅读诗歌当中,也要注意这限定词等运用,说不定就是诗人的“神来之笔”。
  2.利用生活经历来进行联想,让学生了解诗句深意。比如在教晏殊的《浣溪沙》时,可参照下列情景进行教学:
  师:有同学刚才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文章中情感的集中体现。那我想问在座的各位同学,生活当中有什么事情是令你觉得无可奈何,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似曾相识呢?
  生:(七嘴八舌地议论)
  生1:生活当中无可奈何的是生离死别,似曾相识的就是好像哪里见过一样。
  生2:生活中我对亲人去世是无可奈何的,而似曾相识就是像做梦一样。
  生3:无可奈何的是要做作业,似曾相识的是答案都像见过一样,但又不记得了。(全班大笑)
  师:幸好我们的诗人没有作业,不然就真的无可奈何了。(笑声)好了,刚才我们都知道无可奈何实则表现了无奈的心境,花落去是自然景象,对于花开花落诗人为什么会无奈?
  生: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师:对!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那似曾相识呢?有没有感受到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生:虚幻的,不是真实的。
  师:确实。原来离去的燕子又在新的一年归来,那说明了——。
  生:时间过去了也会有回来的时候。
  师:真的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燕子寓意着新的春天的来临,尽管花开花谢,燕去燕归是四季常理,但人可以为美好事物消散而感慨的同时,也可以——
  生:珍惜重现的美好事物,因为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师:对,诗人也是这样想,我们再想一想,诗人用“似曾相识”修饰“燕归来”,用如此虚幻般的词来形容,说明诗人是乐观想开了,还是他还有什么烦恼呢?
  生:他可能是孤独了,因为他最后“独自徘徊”。可能是他觉得消逝的东西哪怕再重来也不一样了。
  师:现代有一句话交代了诗人的心声,就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尽管美好的事物会重现,但已经不是当初的感觉了。诗人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时空、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表现得十分含蓄、深沉。
  3.利用猜读、推理、想象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我寻找诗中意境。比如在教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可参照下列情景进行教学: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下面我想请大家当一回小侦探,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然后猜测一下,这首词当中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聚会中李清照会说些什么,她当时的身体状态,周围环境、心情、甚至随身物品是什么,这些都可以猜,要求是你们要从诗句中找出依据来。
  生:(激烈讨论)
  生1:老师,我们从“藕花”“日暮”中知道时间是夏天傍晚。
  生2:我们知道李清照头上有发髻、有带香囊、扇子,还有酒。
  师:怎么还有酒?
  生2:因为“沉醉”
  师:你怎么知道沉醉不是陶醉于景色,而是喝醉的呢?
  生2:因为“不知归路”,而且“兴尽”。
  师:那看来李清照还是一个女汉子了,洒脱不羁,风流优雅。(生大笑)
  生3:我猜他们至少有三个人。
  师:怎么说?
  生3:诗人不可能单独外出,所以必定带有随从或丫鬟,然后和友人聚会,不就刚好三个人了?
  师:可能她带丈夫或者船夫会比较好吧。
  生3:不可能,不然她就不会“沉醉不知归路”了。
  师:果然当起福尔摩斯来了。(生大笑)
  4.利用仿写诗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其明白诗歌韵律之美。比如在教王绩的《野望》时,可参照下列情景进行教学:
  师:“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翻译过来就是“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好像一下子索然无味了。不如我们先放下解释,按照这一联的格式,找一组景物来进行仿写吧。   生1:春风拂杨柳,春雨润大地。
  师:最好用上叠词,你看树树、山山读起来多有趣味。
  生1:风风拂杨柳,雨雨润大地。
  师:我们注意一下词性也要对应。“皆”、“唯”都是限定范围的副词,或者换一种季节的景物来写也可以。
  生2:皑皑皆雪色,潺潺唯水声。
  师:有点意思,这里你能描绘一下你诗句所营造的氛围吗?
  生2:就是冬天白雪皑皑,铺天盖地,这时候听到水的叮叮咚咚的声音,所以就这样写,让人感觉很宁静。
  师:那大家现在来试想一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会是怎样的画面?
  生: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树叶金黄金黄的,山峰连绵不断,在夕阳的照耀下也一片金黄。
  师:光色交错,动静结合,一道好风景就寥寥十个字画得活灵活现了!
  经过多种不同的尝试,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自我解读,会比教师单纯地讲作者,讲诗题,讲翻译,讲主旨,讲手法要生动有趣,而且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诗歌鉴赏的课堂就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交流的平台。
  三、新尝试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诗歌不等同于做诗歌鉴赏练习题,学生哪怕知道甚至背诵了考题的参考答案,虽满足了考试的需求,但对诗歌的分析也是不全面的。
  新的尝试满足了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即意象层面、语言层面和意蕴层面。
  首先是意象层面。意象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具有美的意象的诗,才能给读者以美感。能否创造出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用改写诗句,仿写诗句等能让学生明白到意象的重要性;其次是语言层面。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學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最后是意蕴层面。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读者已经产生了初步的美感,但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是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调动自身经历代入其中,学生或许没有诗人的经历,但是却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只要他们能从诗句中吸收到属于自己的营养,他们传统文化的筋骨便会茁壮成长。
  鲁迅先生在《文艺的大众化》写道:“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但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可见诗歌鉴赏不但受到诗歌作品本身形式特点、内容含义及思想感情的制约,同时还要求鉴赏者必须具有必要的审美修养和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应勇于创新、尝试,让学生在诗歌的世界里徜徉。时而凄恻哀婉,时而豁达开朗,时而苦思冥想,时而激情满怀,这种智慧火花激荡的课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热切追求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广州市中考语文备考研究组.2018年广州市中考语文备考训练精选[G].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164-168.
  [3]周维纳,马春燕.古代诗歌鉴赏方法[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4]《文史知识》编辑部.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M].上海:中国书局,1986.
  [5]教育部.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6]刘凯,艾忆,柳思佳.古代诗歌鉴赏技巧[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