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现今教育问题上,课改势在必行,那么新理论指导下,教师也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本文就课改下教师该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提出了语文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且从建立学习小组、阅读教学新模式、写作教学新模式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课改;学习小组;阅读写作
  新课改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关注重点。而教育界如何通过各种方法,使得21世纪的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新课改永不停止的追求。课改,对我们老师来说就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打造生命活力与课堂效率和谐共振的高效课堂。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教师就应该迫切地去摒弃之前不合时宜的应试教育的方法。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将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分析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一、建立学习小组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学习方式则是最能体现课改精神的方式之一。因此无论是哪一学科,想要贯彻新课改精神,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班级上组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8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各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成绩、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得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这是一般的小组构建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个小组的构建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我所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中下,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所以在人数上,笔者是以2个人为一小组,以优辅差,共同进步。例如,班上语文成绩最差的一名学生和成绩最好的学生为一组。在学习的过程中,组长全权代表老师,从检查背诵到根据成绩差的同学的薄弱环节自主出题。检查成果的方式就是比较每次的考试成绩,有进步就会有相对的奖励,没有达到目标,差多少分就从组长的分数里扣。这种相辅相成达到双赢的学习和管理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了,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不断提高了班里的語文成绩。建立学习小组是新课改下所有学科教学模式改变的第一步。
  二、阅读教学的新模式
  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认识真善美、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认识自己;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识字与写字的目的;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言语功能。阅读的功能如此大,那么语文老师在阅读的教学中就需要使用恰当的方法。根据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有以下几点。
  1.运用对话互动
  对话理论和互动观念的出现使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了可能。“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只有作者向读者的传递某种精神思想,而是读者在阅读后也会有某种反馈。也就是说,他也可以对作品作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多重的对话。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抓住阅读多重对话的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学生营造氛围,不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举个例子,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丑娘》这篇文章的时候,文中的娘为了儿子能够顺利读完大学,贫穷的她无计可施,只能去卖血。就这样她靠卖血供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过文中的娘在儿子毕业了该享受的时候得肝癌去世。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就是要渲染一种伟大的母爱。当我要求学生发表自己感受时,有多名学生提出文中这位娘的做法会害了很多人,因为她因肝癌去世,那她的血是含有病毒的......这个案例说明了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感受。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主体对的对话为中心。
  2.重视质疑激思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靠激活思维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而激活学生思维的最好办法就是质疑,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了。阅读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质疑关键要调动和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给学生提问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求疑,挑起矛盾质疑,抓住分歧质疑,通过讨论解疑。这样的上课方式和氛围,处处充满了活力,处处充满了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3.立足学生经验创设阅读情境
  在读大学的时候,学过《西方文论》这门课程,其中“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我十分的深刻,它的含义就是说每个人对于任何一件事,他们都有自己先前的经验和看法。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期待视野”来进行阅读教学。在学生之前就存在的生活经验中努力帮助学生把生活的期待视野和文章之间建立一种身临其境的内在关系,这样的教学才会使得学生爆发出更大的探究动力。如《永远的歌声》一文的教学,考虑到学生对于身边老师的感受和了解比较多,同时也有自己喜爱某位老师的感受。可以设置“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是谁?”“你曾经为你的恩师做过什么深刻的事情?”这些问题都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而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合阅读模拟情景进行语言实践
  把阅读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无形中就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从而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强烈愿望。例如,根据课文描写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生活,构建一种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经历,然后将枯燥无味的文字演绎成趣味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自觉地提高了。在学习《奴隶英雄》时,在了解剧中大意后,分小组将剧中的内容演绎出来,如此一来,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训练能力都得到了训练,甚至表演才华也得到了施展。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肯定就会提高了。教无定法!我们只需根据实际情况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即可。
  三、写作教学的新模式
  课改以来涌现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推出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我发现很多内容都是在于研究阅读教学方面,是不是说写作没有阅读更加重要呢?事实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亚于阅读教学。而在新课标中提出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写作它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还需要一些生活阅历,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还要有比较敏锐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所以绝大部分的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深入研究课改下写作教学的一些新模式。我认为有以下一些:   1.教会学生以读促写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就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应该要研究各种教学方式来带动学生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通过大量的的阅读,学生们才可以获得丰富的生活积淀、多种的人格陶冶和精神塑造,才能为学生们培养一定的写作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本拓展到课外阅读,老师自身也要积极阅读,继而推荐适合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就我自己而言,要求学生一个星期看完一本书,然后再写一篇读书笔记,满一个月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其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以读促写。学生脑袋装满了知识还怕写不出一篇文章吗?
  2.教会学生做人促文
  写作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外化,是运用所学知识整理思想的过程。所以要写好作文,先要做好人,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注重人文的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让学生张扬思想个性,情感的个性,体验的个性。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把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这样使写作不仅成为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而且是更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思考,体现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例如,作文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先是让学生去学习令自己敬佩的一个人身上的品质,教会学生把这种可贵的品质引导到自身来,做到以做人促作文,为做人而作文。
  3.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丰富作文
  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这是学生写作的通病之一。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基本上在學校和家庭之间,所以导致学生知识积累缺乏,生活经验缺乏,没有积累应有的写作素材,这样的不足严重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作者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对话。因此,要教会学生能写文章,会写文章,写好文章,教师就必须要带动学生亲近大自然,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思考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作水平还能不提高吗?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例如,《我学会了做家务》,先是让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妈妈做家务,然后自己再尝试去帮忙做家务。或者《一次难忘的旅行》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机会带领学生出去旅游,那么只有通过家长的协助来完成。毕竟,如果没有出去旅行,学生怎么能写出优秀之作呢?
  教学过程永远都是一个充满着动态意识的过程,所以作为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动态规律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改的引领下,我们老师更是要去研究一些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