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致描写 借物抒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太 婆
   我默默地站在太婆的坟墓前,心里装满了说不尽的愧疚……
   在我的脑海中,太婆的面容是模糊的,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自己做过的错事。
   六岁那年,我很不懂事,嫌弃太婆土里土气,不愿意靠近她。太婆那时已经八十多了,她的房门口有个很高的门槛,她喜欢坐在门槛上。太婆因为年纪大了,腿不好使,有几次进房间叫我扶她进去,而我,自然是不愿意的,太婆一叫我,我就跑掉,太婆只好自己扶门框进去。又是一次,太婆要进房间,“子茜,扶一下我。”我看着太婆那俗气的外衣,马上跑掉了。谁知,太婆没扶稳,摔了一跤,家人闻声赶过来,将太婆扶了起来。爸爸问我为什么不看好太婆,说着还拿起鞭子要抽我,太婆急忙解释:“是我自己不小心的,不要怪她。”我望着太婆那满是皱纹的脸,哭着躲到了奶奶的身后。①
   后来太婆过世了,她的房间落满了灰尘。
   有一次吃饭时,妈妈跟我谈起了太婆。在我出生刚几个月时,妈妈生病了,爸爸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忙农活去了,于是太婆便忙前忙后地照顾妈妈和我。妈妈劝太婆歇一会儿,可太婆微笑地摇着头说:“没事。”“快八十的人了,还那么勤劳。”妈妈说着眼睛就红了。②
   我家老房子后面有个小山坡,小山坡上有好多树,其中一些树是太婆种的,但那些树看起来并不怎么整齐美观。离房子最近处有棵小桂花树,太婆对它格外照顾,常常给它施肥。我就说:“小树又不好看,对它那么好,不如种龙眼树,我还可以吃到龙眼。”太婆听了当即就变了脸,但过一会儿就没事了。③
   太婆去世时,我在上课,没见她老人家最后一眼。现在想起那时的不懂事,我心中满是愧疚。不知太婆最后一刻是否想起了我,毕竟我跟太婆在一起的时间不长。④
   秋风吹过脸庞,我站在桂花树下,望着一朵朵小桂花,静静地闻着桂花散发出来的浓浓的香味。这时,我仿佛看见,太婆在风中微笑……⑤
   ①明明是“我”的过错,太婆却选择了袒护和宽容。这一段对太婆坐门槛、进房间的叙述啰唆。
   ②插叙关于太婆的往事,表现了太婆的勤劳。但是由“愧疚”引到这一段,缺乏必要的过渡。
   ③这个故事用意在哪儿?对太婆的描写可以更细致生动一点。
   ④再次提到“愧疚”。这一段还可以继续升华。作文表现的不应该只是“我”的愧疚,还应该有太婆对“我”的宽容、呵护与爱。
   ⑤借桂花树来抒情很好,但前文缺乏必要的铺垫。
  失误分析
   作文开篇即点出“我”对太婆的情感是“愧疚”。紧接着,作文围绕“愧疚”,主要叙述了两件事:“我”没有及时搀扶太婆导致太婆摔倒,太婆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袒护“我”;“我”不理解太婆照顾桂花树的行为,太婆却并未在意。两个事例的选择应该说是很好的,但是作文在叙述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作文以太婆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是太婆的“戏份”其实并不多。小作者把大部分笔墨放在对细枝末节的交代上。“我”犯错之后太婆如何对“我”宽容,本应是刻画太婆形象的关键所在。如第三段“太婆急忙解释”,以及第六段“太婆听了当即就变了脸”,这两处可以适当增加对太婆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但是小作者却一笔带过,不免有些遗憾。
   2.作文写桂花树,借物抒情,本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尝试,但“桂花树”在作文行文过半时才突兀出现,其线索性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來。建议小作者首尾呼应,作进一步处理。
   3.作文写“我”对太婆的“愧疚”,但是单纯来谈“愧疚”是意义不大的,发掘出根植于“愧疚”中的浓浓的爱才能使主题更加深刻。“我”为没有善待太婆而愧疚,而太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她对“我”的宽容和关爱。这才是作文最打动人的地方。如果小作者在文末对此加以总结和升华,作文将增色不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