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学物理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类,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价值观念非常重要。当代中学生极度欠缺科学意识与观念。针对这一现状,结合物理学科本身,总结相关知识、方法,能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价值观念。科学素养的高低主要看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既能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丰富他们的学科技能,更能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价值观念、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学物理  科学素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178-01
  为了顺应高速发展的科学时代,科学素养需要不断地完善、发展。目前,对于如何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在我国已掀起了热潮,国家正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当中。在新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对中小学的科学素养养成有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很多这方面的练习。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加大了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力度,大力投入科技与教育中,志在养成国民良好的文化素质。
  我致力于物理教学多年,得到的经验就是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知识文化的提高。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系统学习的科学知识,这门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有较大区别,有最主要的就是该学科趣味性很强。新课标下对于物理的要求也有所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练习,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倡导探究性的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由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很少思考,而新型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局限,让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自己接受知识、自主研究问题、自己学习知识,将书本一成不变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涵养,让学生能在激发自己兴趣的同时还能不断获取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本质,学会如何快速解决问题,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今后的物理课堂中,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中更多地加入实验动画、案例,适当地进行现场演示,改造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自己探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物理课本上一些经典的实验,引导以科学的方法,动手研究问题,让他们能自己动手的前提下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有利于养成学生的科学价值和态度。
  二、科学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的自然学科中接受程度最难的,也是最需要培养科学观念的学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的总目,为了达到这一总目标,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设置中需要实现三步走:第一步是科学的探究,发现、分析、研究和总结是实现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第二步是知识的关联性,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知识点也并非单一,他们之间是相互依从的关系。第三步是明确目标,任何教学课程都有教学目标的设定,为培养人才方案提供思路,而科学素养就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总目标。
  作为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清晰的目标定位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内涵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初中物理有其独特的教育目标,除了学习科学知识和认识先进的科学世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的体现在于每一节物理课的听众、实践者——学生。
  三、开展物理课外技能培养和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主要在于教师展开物理课外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课外实践作业情况,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够将物理课外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训练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反应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课后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将书本所学的内容根据个人实际转化为专业技能,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行专题讲座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身边的科技产品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更替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普类的讲座,促进学生了解新的科技动态,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当前科技发展相结合。例如“无人机在快递产业的应用”“智能机器人的前景”“纳米技术及其应用”等专题讲座;如针对当今社会大多数企业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既是“智能机器人的前景”的素材,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激情。
  (2)定期组织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各地进行拓展调查
  顺应教育部对于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将教材学习与调查实践相结合,定制适宜的教学计划,适时督促学生参观调查。例如在学习《电路连接》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教室插座和照明灯的连接和控制的各个元件,并指出问题,引导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
  (3)让实践能够更适合中学生进行
  教师需要设置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将物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定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内容为小发明和手工制作,将废品利用起来,设计出自己的模具。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满意的手工作品,将课堂知识和实践能力完美的结合,促使学生激发个人动手能力,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吸收。
  四、突破传统,凸顯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保障学生能顺利思考和探究。把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教学过程贴近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试一试的想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更适合的教学活动才能被安排,营造适宜物理学习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日常教授中,考虑这学生的思考方式,建设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边线的教学氛围。学生自行操作,自我思考,教师负责提点学生的亮点与不足,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对于物理实验有独特的思考,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完成物理实验的要求,着重观察学生的独特之处。物理实验更多考验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操作能力强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要给学生制造可实验的环境和条件,学生自己要以实验者本身的身份来操作物理实验,除了平常学习的课本知识之外,把一些课外待验证的实验带到课堂,交给学生,亲自实验,体会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为将来的人生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蔡铁权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
  [2]蔡铁权.《物理教学论丛书》 科学出版社
  [3]孙海滨、王玉平.《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