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本为本”学写作技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72-01
  一篇文章美与否,既要看它有没有真情实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又要看有没有思想意义,文章中的思想真的“可谓大矣”,不可小觑,还要看有没有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除此之外,如果再能加点技巧性的手法,也会给文章锦上添花。技巧性的东西需要平时的学习、积累,当然最便捷的途径是课本。中学语文课本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如果平时在执教过程中对这些技巧加以归纳和整理,并用来指导学生作文,也会为他们的习作增色。
  1.悬念,是指读者对文中所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未来表示关注的心态。旧时章回小说中,每到关键处,便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故意设下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每到星期日,菲利普一家到海边栈桥上散步时,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就是这一句话引起读者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关注,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于勒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菲利普總是念念不忘。读者也很想知道他的情况,急于读下去。可是后来出现的于勒,与我们脑海中甚至菲利普夫妇想象当中的形象,形成极大的反差。与此同时也破灭了他们心中的美梦,以致于使他们对于勒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样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这篇小说的主题,给我们一种痛快淋漓的解恨之感。但对于勒,我们深表同情。这种情感上的波动,带给我们美的愉悦感。
  2.抑扬,指作者明明要歌颂或贬抑某人或某事,而落笔开始却反其道而行之,最后给人有出乎意料之外或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对象自身的反差中,颂扬其高尚或优秀的一面,或者暴露其弱点或丑恶的一面,即“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这样一起一落地进行叙述,能更好地牵引读者的心,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思的散文《蝉》中作者先写蝉的聒噪,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就为了出来活一个夏天时,我们对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惊讶起来,为蝉有意义的生命,肃然起敬,由衷礼赞。
  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借其表达的更完善、更充分、更富于感染力。《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抒写自己高洁、脱俗之“志”。作者礼赞莲花,实际上是自况,寄托了自己高远的志趣,要做莲花一样的君子。本来君子的品格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而用莲花一比,便把君子的高尚品格具体化,形象化了。这样写既形象又含蓄,寓意深刻,盎然有趣,避免了直白和生硬。
  借景抒情,是将自己心中的浓情,渗透到赏景,写景的活动中,这种间接抒情,比直白式的抒情有着更为含蓄,更为巧妙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相似。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以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紫藤萝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色调的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以流动的感觉,从而引发他对生命的思考。避免了主观情感的直抒和说理的直白,以客观、精微、从容的笔调,使读者领略到景物的精神与意义。
  4.想象、联想,想象是借助头脑中旧有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联想是根据事物间的关联性,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沈复的《童趣》中,作者借想象和联想,把人们不堪其苦的“夏蚊”私拟作群鹤,或鸣、或飞,接“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又“以从草为林,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获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之物外之趣,其乐无穷,意趣盎然。但是想象和联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从现实中得来的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产生的,即使象《西游记》、《封神榜》这样以神话为主体的小说,里面的某个角色和某种现象,也会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原形和“折射”的影像,所以,要写好想象性的文章,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认真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这样才能在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时得心应手。
  5.对比,对比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某个特点,拿与其有相反的特点事物进行比照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比能够使文章的内涵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思想更具有感染力。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与“菊”、“牡丹”等花卉进行对比,更好地突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这样比直接、单调地说“莲”的品质要深刻得多。对比有许多形式,可以互比,也可以自比。互比,又称为“横比”,是不同的人、事、景的对比;自比,也称为“纵比”,是同一个人、同一处景自身的前后对比。
  当然,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写作技巧远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归纳和整理,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加以练习和运用,就会写出上乘的作品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