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一词在新课标中共出现十多次,是一个核心概念。什么是“语文素养”?北京大学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说,它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個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还远远不够,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
  (一)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段也要多读成诵。譬如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教学时反复让学生诵读,学生慢慢地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二)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在国家出台标准的20%。为帮助孩子们补充文学名著的积累,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词句,并简短赏析。课前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经年累月,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
  (三)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因此,我要求所教授的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背诵一首诗歌。课前请一名孩子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范围涉及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既有古代经典,也有现当代佳作。
  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二、借助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学生们已具备较好的文学底蕴。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厚积的文学、知识内涵薄发而为优秀的习作呢?
  (一)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班上进行读后感交流活动。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出的读后感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几年下来,孩子们先后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二)每次习作,我会选择部分同学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孩子的习作加以润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校报甚至其他媒体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者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微信群进行交流展示。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而对老师充满亲近之情。这样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主动去写更棒的作品,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就会一直坚持写下去。
  经过数年坚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努力使得所教班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部分同学已能出口成章,出口有诗;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旁征博引。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在文学、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