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旅游导向下的漓江流域乡村景观保护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态旅游区建设应保护先行,对空气环境质量、河道水体、噪音控制及绿化设施、废弃物处理、人文景观进行梳理,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对原有地域环境进行科学保护,力图原貌不被破坏,景观特色得以维持,使区域旅游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漓江;乡村景观;保护
  生态旅游是指在不改变地域原始生态系统平衡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依托自然区域的景观或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活动,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当地居民经济利益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双赢,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优质生态旅游区的建设,首先应对原始环境基底进行勘察,然后再保护性开发。
  1 乡村空气环境质量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的高品质环境质量之一是洁净的空气。从表面上看,旅游业似乎并没有对空气质量产生过大的影响,但事实证明,在景观开发之后作为旅游景点,随着游客的增加和可用交通的增加,汽车排出大量的有毒废气,以及旅游景点的酒店、餐馆和其他生活用具产生的废气,会污染景区的空气质量。因此,应在旅游区周围划出红线,并在期限内直接禁止或重新安置红线周围严重污染的现有厂矿,以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保护区内的厕所设施、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场,应建设在旅游活动承载面的年主导风向或旅游季节主导风向的下风[1]。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收集和处置场所的逆风侧设有停车场,与餐饮酒店和露营地保持距离500~1000m。在旅游景区内使用环保电车或者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如自行车、畜力车、电瓶车、竹排等,减少汽车尾气和灰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 乡村河道水体环境保护措施 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重點防治禽畜养殖业的污染。发展绿色高效肥料和有机肥料,使用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发展推广生物农药,保障食物供给的环境安全。景区内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必须汇集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处理后且经过相关职能部门检查批准后方能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禁将垃圾和纸屑扔进溪流和河流。开展水上娱乐项目的旅游区,不允许污染水环境,主要使用非机动船,严格禁止动力艇。对河道治理范围内的河床进行定期清淤疏浚,并设计有一定防洪能力的河堤岸基。河道清淤要与上下游进出口河段连接,维持河道自然坡度。不对河道做过多挖填,过大改变河道自然纵坡。严禁在景区河道内挖沙采砾,拆除破坏河道景观且影响河道行洪和航行安全的私搭乱建的建筑物、构筑物[2]。河道的天然形态和河岸形态的多样性应严格保持,避免裁弯取直;护岸应进行边坡绿化,种植植物缓冲带,为生物栖息和繁殖提供必要场所,兼顾景观和生态效益。
  3 噪音整治及绿化保护措施 长期以来,漓江流域乡村地区广大农民生活燃料主要是靠砍伐林区木材,为解决植被保护与农民砍伐之间的矛盾,应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沼气及实施薪炭林建设项目,合理利用经济林资源和人工林资源。在乡村旅游设施和村民社会用地范围内,加强乡村旅游地林地资源的保护和建设,提高林地质量;做好乡村水土保持工作,加快人工林建设速度;禁止在乡村景区山坡地带进行无序开荒种地、开山采石、放牧砍伐等人工活动;保护珍稀树种,调整林相结构和质量,建立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地动态监测系统。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特色和生态效益,增加景观优美,种植富有漓江流域地方特色的凤尾竹、枫香、山乌柏、灯笼树等乡土景观植物,打造经济效益高且极具观赏性的农林景观带。
  4 乡村废弃物处理措施 依据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垃圾盛放装置的数量。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分类收集,采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及不同标志的垃圾桶,引导游客处理不同种类的垃圾。在远离集水区的乡村旅游景区内设置垃圾转运站或垃圾处理场[3]。旅游旺季,由当地调派临时工担任环卫工人进行环境监督和管理,要每日清理垃圾。如果游客不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建立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漓江流域乡村垃圾处理要结合自身实际,将垃圾处理和再生能源利用结合。农村的生活垃圾、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户可采用建立沼气池,将种植、养殖、粪便和生活垃圾处理与利用集为一体,形成农业生产和废物再利用的长效循环体系。
  5 乡村人文景观保护措施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特色古镇与村落所特有的乡村韵味和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由于游客数量增多,必定会导致古镇村落的原真性逐步消失,古朴乡村韵味逐渐淡化。特色古镇和村落及民居建筑的保护,坚持“原址保护、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发展和保护的原则,严格控制农村建筑特点。乡村建筑风格是乡村景观旅游最原始标志,也是乡村旅游区域特色的外在表现。特色乡村建筑风貌控制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主要包括景观风貌分区控制、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结构控制保护、建筑形式与元素控制等方面。6结语
  通过对乡村空气环境质量、乡村河道水体、乡村噪音控制及绿化设施、乡村废弃物处理、乡村人文景观保护措施的提出。坚持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范围的大尺度,乡村景观风貌应分区进行控制,每个分区的景观风貌都应该在当地原有环境基础上。乡村景观空间布局应该按照当地地形风貌,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既有景观布局传统,构建能够体现当地居民特色的特色景观布局。
  参考文献:
  [1]王晓亮.陕西省宁东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对策[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宿奎杰.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5).
  [3]胡慧.城镇垃圾转运系统布局优化及其经济技术特性指标研究[D].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