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幼儿种植园地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如今,精致的图书与昂贵的玩具成为幼儿成长的主要伙伴,家校双方将幼儿保护在“温室”中,导致幼儿难以学习到大自然中的知识。为响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开辟了种植园地,意在通过有趣的种植活动为幼儿创造亲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使其感受泥土的芬芳与收获的快乐。本文针对幼儿种植园地的开发与利用进行讨论,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种植园地;能力培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未成年人的教育环境愈发优良,但这也使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大自然的感知。因此,为了让幼儿从小具备辨别各类植物的能力,使其了解各类植物的适宜生长环境与生长规律,幼儿教师应从引发幼儿兴趣的角度出发,借助开创种植园地的机会,设计出充满乐趣的种植活动,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自觉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一、精心设计种植园地活动,逐步培养幼儿的耐心
  在学前教育中,不少幼儿园已经开设了自然相关的课程,并且识字课与美术手工课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植物或动物的知识,但是这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自然生物给幼儿带来的真实感较低[1] 。对许多幼儿来说,其只知植物的颜色却不知植物的触感与气味,更不了解植物是如何从“种子”变为“嫩芽”的,這种片面的了解很难在其心间留下深刻印象,更不必说对大自然产生探索兴趣。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发与利用种植园地时,应尽可能多地让幼儿自己动手,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与思考,使幼儿在自由的探索中用心体会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生长规律。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择生长周期比较短的常见蔬菜或水果,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自己吃过的蔬菜或水果是“怎么来的”。在“草莓宝宝诞生记”的种植园地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三四人一组,操作安全铲自己播种草莓种子。在播种结束后,幼儿教师还可以根据当时的季节引导幼儿分析自然坏境带给“草莓宝宝”的影响,若是恰好处在冬季,教师就可以提问幼儿:“小朋友们,‘草莓宝宝’和我们一样会怕冷,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怎么给它保暖?”这时幼儿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给‘草莓宝宝’穿上衣服”,也有“给‘草莓宝宝’盖上被子”。于是幼儿教师可向幼儿介绍农业中塑料薄膜的用法与作用,让幼儿仿照农业生产的方式帮助“草莓宝宝”保暖[2] 。在这一系列操作结束后,幼儿教师还要提醒幼儿:“‘草莓宝宝’很脆弱,需要小朋友们精心的照料,如果播种完了就不再关心它,那么它一生气就不会发芽啦!”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也要叮嘱幼儿定期给“草莓宝宝”浇水、翻土,以此来锻炼幼儿的耐心与恒心,让幼儿知道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坚持的精神,如果想要与“草莓宝宝”见面,只播种是不够的。
  二、带领幼儿完善植物日记,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日记是幼儿园种植园地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记录,通过引导学生记录植物观察日记,幼儿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组织能力,让幼儿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个人能力[3] 。因此,针对幼儿表达能力与书写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幼儿教师应精心设计观察日记的任务内容,并且转变记录方式,让每一名幼儿都能顺利地完成记录,并得到相应的成长。
  在种植园地活动开始前,幼儿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分发一本“植物日记”,该日记本中应提前规划好版面布局,在各个版面上填上清楚的日期,并将天气情况等信息以图例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幼儿在记录时勾选对应的天气状况,主板面则留出空白区域,用于幼儿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手绘植物图像。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导幼儿记录观察日记时,园内记录时间应以幼儿的自主绘画为主,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后将叶片、花朵或果实的形状绘制在日记中,而园外时间则是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文字记录,即幼儿对照图画口述当天在种植园地中观察到了植物的哪些特点,由家长整理成文字内容记录在日记中[4] 。
  例如,仍是在“草莓宝宝诞生记”的种植园地活动中,幼儿教师在规划植物观察日记的版式时,就可以根据草莓生长周期及规律,分设“发芽”、“小叶子”、“大叶子”、“开花”与“结果”五个页面,以指导幼儿在草莓植株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重点观察。在观察草莓植株时,虽然园内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植物外貌,但幼儿教师也可以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草莓宝宝’的‘芽’和‘小叶子’有什么区别呀?颜色一样吗?形状一样吗?”这时幼儿会回答:“颜色不一样!‘芽’的颜色是浅绿色,而且叶子圆圆的,‘小叶子’的颜色更深,而且叶子变长了也变大了!”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对,就是这样!那么小朋友要记好了这些特点,晚上一条不漏地让爸爸妈妈帮你们记录在日记里哦!”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幼儿在观察植物时,就不止是记忆植物当前的模样,还会根据植物之前的模样着重记忆不同的部分,其观察能力可得到有效提升。
  三、围绕种植园地展开讨论,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都具有极强的表达欲,即使大部分幼儿在语言组织上的能力都稍有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其交流热情的产生,因此在种植园地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幼儿这种交流热情来训练其语言组织能力。在每日的观察活动结束后,幼儿教师可让幼儿在自己的小组内围绕植物的生长情况讨论植物的健康状况,并帮助幼儿解决一些种植问题。
  例如,在“草莓宝宝诞生记”的活动中,草莓植株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幼儿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根据指导画册上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会诊”,一同讨论如“‘草莓宝宝’的叶片为什么变黄了”、“‘草莓宝宝’的花苞为什么还不开”与“‘草莓宝宝’的叶子变皱了,我们还要继续浇水吗”等问题。在这种类型的对话中,幼儿可以围绕着特定的话题畅所欲言,在讨论中学会聆听与分析,得到语言组织能力方面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天性中本身就带有对大自然的热情,种植园地的活动恰好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天性培养其观察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并且幼儿在播撒种子与照料幼苗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懂得“忍耐”与“细心”。因此,种植园地的开发与利用应结合幼儿的兴趣需求,真正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只让幼儿观察教师的操作。
  参考文献:
  [1] 冯金,谢兴.优化设计幼儿园课程与活动组织质量的理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24-25.
  [2] 石伟克.基于幼儿主体发展的田园特色课程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62-64.
  [3] 张玉婷.浅谈植物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研究,2018(01):12-14+17.
  [4] 黄若梅.创设有教育价值的种植园地[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32-33.
  (作者单位:第二实验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