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悟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说林训》,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叶老认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现代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学习将不是人生某一个阶段的事,而是终身之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我在教学中注重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重视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强调教师在“教”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预习课;新授课;小结课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在青少年时目睹社会人世变幻无常,感到生老病死难以解脱。于是,他来到尼连禅河边静坐沉思,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未获的人生解脱之道。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在菩提伽耶一棵树下,结跏跌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 行道成佛 ”。释迦牟尼的这一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核心是 “ 自悟,顿悟 ” 最后终于修成正果。我在课堂教学时侧重让学生在自悟,顿悟中悟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预习课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前预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我在教课时第一步对全文进行整体阅读,明确任务,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我在教《我的母亲》一文时,让学生用文中词语概括母亲性格并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给五分钟独立思考(画出知识树),小组交流选出两位代表,一位同学到前面黑板上画知识树,另一个同学讲解知识树。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语句。第二步重点阅读,结合课文背景介绍、课前提示和文中注释,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阅读,了解作者思想。如:《我的母亲》一文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使用的写作方法、运用的表现手法,中心是什么?语言特点怎样?最重要的是要在指导方法的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断地悟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会预习、会学习。
  这样,只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学生就会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能力,为课堂教学作好最佳预备。
  二、新授课
  我在教《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让学生自愿报名介绍西双版纳景点。(模仿导游介绍西双版纳的景点)让学生在体验中悟出写导游词的方法。学生用最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赏析课文。要求:用“——”画出重点词语;用“~~~”画出优美语句;然后进行批注。在全班交流。学生在赏析课文的过程中悟出赏析的方法。学生总结出多种方法:从用词,修辞,写法,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
  《社戏》的体裁是小说,我放弃了理解小说教学的传统模式,从小说背景入手,从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从环境描写分析。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明明白白说出学生在《社戏》中到底学会了什么。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关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和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注意了四个方面:一是找准切入点,抓住文章抒情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理解主旨。二是对比阅读(文本删去的部分内容)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三是跳出文本,读出自我。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探究能力。五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四是准确地把握教学动态,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在学习文本中,体悟方法。在小结本课学习方法时,学生脱口而出,从表达方式入手,理解小说主题;对比阅读理解小说主题;跳出文本,读出自我的方法理解小说主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法,巧妙引导学生按学法去领会课文,掌握知识,最终达到掌握方法、用好方法、善用方法。
  这样,使学生明确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中悟出学法。
  三、小节课
  “教师为创造而教,学生为创造而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挖掘潜能,创新創造。因此,在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悟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和“导”;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创造性地学习、总结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归纳展示 “文言文五步自学法”:(一)初读了解大意(联系背景,整体感知);(二)细读疏通文句(借助资料,圈点勾画);(三)速读表述文章(理清思路,复述课文);(四)精读探究问题(强化知识,拓展迁移);(五)诵读品味欣赏(深化主题,借鉴创新)。在单元小结时,学生归纳单元知识的方法:(一)识记法。(二)归纳法。(三)比较法。
  在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要考虑这些阶段,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阶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学习方法指导,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悟出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  《语文教育书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