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微课设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微课是一种易于制作和使用率高的教育资源,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一种学习资源。微课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学生喜欢,微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微课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应该针对知识结构全面考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微视频 学习兴趣 引导思考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易于制作和高使用率的信息资源,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微课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契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把学习内容碎片化,每一个微课都是一个知识点,主题明确,情境生动,资源丰富,短小精彩,使用方便。微课作为一种学习的新载体,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喜欢,让学生通过微课能促进思考,掌握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最终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微课要让学生喜欢
  小学生的学习的原动力是好奇心和兴趣。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微视频,内容涉及各种各样的社会资讯,这些视频大部分人都喜欢看,包括小学生,重点是这些微视频短而有趣,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了解很多事情,或者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微课要“微”要“趣”。微课要突出“微”的特点,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以5分钟左右最为适宜,尽量以一个小知识点、一个问题思考、一个操作指导为主题,呈现精华。微课要突出“趣”的亮点,首先考虑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紧扣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设计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配上生动有趣的画面和讲解,最好要多寻找与数学有关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观看兴趣,要充分发挥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制作优势,结合数学的本质特征,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内在思考动态化,多制作电脑动画,让数学知识更直观有趣。如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研究,是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制作微课时,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实物转化成易于学生观察的表象,为学生呈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立体模型,并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内部特征,通过电脑动画演示,能很好的辅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又如《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在大场景下感受观察的范围、角度的变化,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形与三位图形之间转换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想象、推理、判断,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2微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研究由数学思考开始。微课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要把传授性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疑问,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要设计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以疑促思,层层深入,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微课《长方体的特征》,在为学生呈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动画过程之前,应该精心设问:(1)同学们,你知道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吗?(2)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3)长方体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会积极进行思考,这样接受性学习就很好的转变成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如在制作《正方体的特征》微课时,通过呈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动态转化过程,教师不进行知识的讲解,只为学生提供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所需的表格,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对比,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并比较出长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微课,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符合数学学习的内在要求。
  3微课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經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一个知识点通过微课来呈现,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技能的指导,要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微课学习应该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制作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微课。如在制作《如何画垂线和平行线》微课时,可以用最直观演示的方法,用手机或录像机录制老师在纸上或黑板上画图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演示最基本的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然后出示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针对各种不同情况画出垂线和平行线,这样既有基本操作的示范和模仿,又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学习效果更好。如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教师展示如何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画图方式来表示数量关系,通过示范-模仿-发散,让学生建立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微课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微课作为碎片化的微型视频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供了便利。然而,微课短小精悍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微课碎片化的特点,为学生呈现了单一的知识内容,把学生的知识体系割裂开来,小学生缺乏梳理知识的能力,难于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有效整合。微课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应该针对知识结构全面考虑,有序分割知识要点,突出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设计一个单元或者是一个知识专题的微课程。如在设计《观察物体》微课时,可以把整单元的知识有效分割成《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相对关系》、《观察物体整理和复习》等微课程。通过微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观察物体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效整合。微课虽然是碎片化的学习资源,更应该是系统学习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康.对“微课”现象的理论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7(1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