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教学的作用在于陶冶学生情操,扩充知识积累,教会他们品析语言,鉴赏文本,绝不是单一的吸收文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师需要基于高年级学生的能力、知识基础以及他们特有的思维特点,制定出有效办法,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主要对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引言
  高年级小学生在基础阶段的阅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自主阅读能力还不强,缺乏独立性。教师要认清高段语文教学的任务以及学生的需求,着重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淡化自身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那么应该如何采取手段,有效提升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的建议。
  一、鉴赏语言
  被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行文、立意上都十分优质,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一致,是极为优秀的经典作品。作品中,作者在语言的组织,词汇的选用上,都十分精妙。教师在带领学生走入文本,鉴赏语言的过程中,决不可将这些优秀的内容作为学生们死记硬背的任务,要让他们从心底里产生美的情感,认识到作者在构词、构段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将优秀的写作方法化为己用。培养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鉴赏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文本分析能力,能够对全文进行细致的解读。
  如《黄山松》一文,通过绝妙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黄山风景的赞美和喜爱。文章中运用到了大量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词汇,如描摹、石髓、臆测、囫囵、窈窕、须蔓、谛视、偎傍、沟壑、娉娉婷婷等[1]。在带领学生鉴赏文章,品味情感的同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布置一篇写景文章的创作任务,要求他们将以上重点词汇和文章中涉及到的写作技巧利用起来。学生们可以写自己的某次出游活动,也可以刻画自己身边的景色,可以创新也可以临摹。这样学用结合的语文学习将使学生们的语言能力获得大幅提高,也将真正体现出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二、深层感悟
  每一篇文章都有深刻的立意,在写景、写人、写物的背后,往往蕴含了一些人生哲理,或作者的丰富情感。在学生们眼中,阅读课文只要将重点部分背诵下来即可,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师要订正他们的思想,促使学生从情感、价值观的角度入手,鉴赏文章,培养他们看透表象,分析实质的能力,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2]。
  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教学为例,本课蕴含的内涵和情感深刻,要求学生独立学习不仅难度较大,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但教师单方面的指导和讲解很难将学生带入作者营造的情感氛围当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就要处理好引导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助。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如:目睹了人们追悼“伯父”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生:“我”的伯父生前受人爱戴和尊敬。师:从课文中能找出哪些表现人们爱戴鲁迅先生的描写?生:“伯父去世了,他的议题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师:哪个词语最能表现人们的心情呢[2]?……这样的引导不仅将探索文章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思索的能力,也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長期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这样的引导与自主探索的关系,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快速有效的促进作用 [3]。一些学生也在课下搜集了鲁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深入理解了文章中提到的“四周黑洞洞的”和“碰壁”的意思。由此看来,他们的阅读探究能力已经得到了提高。
  三、对比阅读
  以上两点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和渗透才能够实现的,而最快速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是教会他们一些阅读的技巧。这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方法中找到诀窍,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阅读学习习惯。对比阅读是通过联系已学的文章,找出现学文章中的特点,在对比之下突出特色。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如《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二者的体裁都是小说,且描写的对象类似,都表现了抗战时期,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不同点就是事件的过程不同。再如《长江之歌》与《三峡之秋》,都是表现了“爱国”这一主题,通过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4]。上述阅读,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在比较中培养了阅读能力,可谓收益不少。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其阅读能力教师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忖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自学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读“津津有味”。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以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自学地去坊、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希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4,06:129.
  [2]田雪晴.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7:206.
  [3]刘苏华.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11:3.
  [4]岳秋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148-1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