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课本剧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对策为主要依据,从借助课本剧,将静态阅读变为动态阅读;在戏剧中增强乐趣,提供开放式教学课堂;以全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作效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课本剧;语文课本;动态阅读;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属于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内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创新性和挑战性,将课本剧有效应用在语文教学之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自觉加入到语文活动中,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个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进而使得学生无法深入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在新时期下,教师要将课本剧纳入到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为课本剧,还要针对课本剧分角色扮演,此种新颖性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得学生深深融入语文学习之中。
  (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在课本剧教学中要想扮演好角色,则需要一个合格的课本剧内容,而制作课本剧则需要对语文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掌握,认真研究和分析,细细揣摩,为学生选择适当教学素材,在教学中反复训练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扮演依据课本进行。因此在语文预习阶段,一定要学生认真研究课本知识,对文章详细阅读,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阅读文章,领悟文章基本内容,在无法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便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人物动作、语言、行为和神态等,掌握文章基本结构和内容,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为课本剧表演奠定良好基础和保证。
  (三)满足全体学生基本需求
  课本剧能够依据文章基本性质进行编制,可以制作成话剧、戏剧、小品和相声等不同内容,形式新颖多样,展现形式活泼丰富。学生可以针对整个文章进行编演,也可以针对文章一个细节和部分进行改编学习,将课本剧充分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能够活跃语文课堂,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可以培养学生个性化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实际生活中渴望得到更多资源,想要积极展现自我和表现自我。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的知识层面更多,各方面能力更多,对表演活动充满好奇,要想在教学中积极展现自我个性化性格,想要展现自我特长,并且初中学生具有可塑性,此时期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最佳阶段。处在叛逆时期的学生一旦个性化被抑制了,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惰性,随着年级段的增加,语言表达能力会更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课本剧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个性化,为学生开展各种个性化舞台表演活动,使得学生可以自由自在表演,张扬自我独特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推荐,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课本剧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策略
  课本剧就是在语文知识阅读中寻找戏本内容,在表演戏剧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彰显学生个性和智慧,使得学生以更大的兴趣投入到戏剧表演和语文学习当中。
  (一)借助课本剧,将静态阅读变为动态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知识中寻找戏本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升学生思维意识和创造力。将语文阅读教学转变为动态形式,结合语文阅读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因为阅读材料的复杂性,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形式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种,即兴表演形式。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物以及情节等,并且多以对话形式完成。因此在课本剧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分角色扮演活动,也就是即兴表演形式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会对这样的教学课堂充满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会更加自觉地加入到语文活动之中。比如在学习新人教版《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在班级内进行话剧表演,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音乐和宫殿图片等,为学生营造表演情境。学生在深入掌握文章后,会积极融入语文课本剧扮演中,在轻松扮演中掌握基本内容,领悟其中讲述的道理,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
  第二种,即兴延伸形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语文知识中存在场景、故事等内容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中寻找到内在线索,组织学生进行即兴延伸表演活动,其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对文章内容进行表演,并且要对结尾进行编制和延伸,发挥自身想象进行表演,可以展现出各种不同结尾进行演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对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和想象力具有一定价值。
  第三种,二次开发教学形式。在语文知识中,没有人物、情节,也没有事物,这时教师可以展开合理想象。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研究,针对文章字词和句子进行深入挖掘,模拟出对话形式,制作角色扮演内容,在扮演中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程度会更加深入。在实际扮演中,教师要结合语文知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布置教学场景,使得学生可以亲自制作角色扮演服饰等,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二)在戏剧中增强乐趣,提供开放式教学课堂
  学生依据语文知识编制课本剧教学中,可以从中寻找很多乐趣和喜悦,会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并且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尽量为学生提供开放式教学课堂,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为编制出更好的课本剧,学生会自觉收集和整合语文资源,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最终制成规范语文课本剧内容。
  (三)以全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以往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中的掌控者,而课本剧的融入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择文章环节进行改编和扮演,将人物性格和心情等全部展现出来,针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扮演中寻找答案,感受人物内心情感变化,仔细认真研究语文知识。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学生有充足的知識,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掌握和理解,合理加工,最终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新人教版《五柳先生传》时,学生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设置良好角色,将文本内容改编为符合逻辑思维的话剧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小组学生不断完善和调整,最终将课本剧演绎出来。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能够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依据语文知识改编为话剧、戏剧等内容,将文章内人物性格和特征全部展现出来,能够在扮演中掌握文章内涵,以此不断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