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深度学习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路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注教法,强化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掌握运用,打通课内外学习,是实现浅层教学向深度教学转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门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就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
  现,因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能落地生根是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当下学校,知识碎片化、重复操练、学生被动参与等问题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单一的知识学习层面,素养的提高受到影响。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要满足多元化、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必须深化教学内容,实现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化。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起源于1976年的一次实验法研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把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一层和二层为“浅层学习”,四至六层为“深度学习”。
  浅层学习仅是对事实和细节的回忆与感知,该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听老师讲解,或是在单一、零碎的活动中进行思考,继而导向既定答案,或是以他人的观念代替自己理解而实现的。高中是学生心理层次、思想观念和能力结构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知识和思想的注入与融合将会对其人生发展方向产生影响。浅层学习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他们更需要深度学习,深度思考。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策略
  要实现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必须由听老师讲解、个别思考走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要超越对知识的回忆和感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语文学科而言,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从停留在原初体验上的模式化理解中解脱出来,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拥有探究能力的同时形成迁移能力,学生能够用自身的理解化解新的知识结构,使课内所学在课外阅读中得到验证,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学习策略的反思,从而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一)关注教法,让语文“活”起来
  教师要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的创造行为,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教师要走进文本,激活学生思维;要善于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展示语文的魅力;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应充分发掘校外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延伸,指导学生能适时用语文的视角去观察感悟,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与世界的共鸣,发现内心与世界的契合点,采用听、说、读、写、行、讲、辨、演等多种形式,使语文学习内容更加多元、过程更加精彩。
  (二)关注学习,强化认知策略的掌握
  深度学习必须从关注学生的“学”出发,学生不能只会搬运知识,应学会主动搜集信息、加工创造,养成自己的认知能力,因而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识别、理解、储存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运用规则指导自己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 因此,帮助学生掌握相应认知策略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引导学生归纳阅读的共同规则,并学会运用规则举一反三。例如学习古代诗词时,除了借助阅读经验进行解读,可适时介入共同规则,帮助学生学习某一类型诗词。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篇目进行整合,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探究共同规则。例如,将《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进行对照学习,两者同属怀古主题,《越中览古》以今衰反衬昔盛,《苏台览古》则以今日生机反衬旧物衰败。通过整合归纳,该类型诗歌常用对比手法,主题上常对盛衰无常、人世无定进行感怀的共同规则得以凸显。学生日后接触同类型诗歌时,此类共同规则或将成为学生举一反三的抓手。而学生在掌握以及运用共同规则的过程中,学习、记忆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三)关注反思,促进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反思性学习能从更新、更高、更广的角度分析自己的学习活动,得出新的理解、认识,从而达到对低层次学习的改造和革新。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认知策略指导,还应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适时跳出具体知识和规则学习的圈子,加强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学会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反思要有阶段性,在每一单元、每一册课本、每一次专项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前后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和反思。例如,对各阅读专题模块学习有自己的认知,并能够对其进行规划。教师也可以适时介入,帮助学生设置反思问题,比如在某阶段或某专题阅读学习中自己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掌握了哪些新方法,出现失误是由于方法没掌握还是积累不够,下阶段如何避免失误反复出现,如何做好对下阶段学习的衔接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与运用的强化,将对学生语文学习效能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四)关注融会联系,打通课内外学习
  高中语文学习凭借课内教读远不足够,教师要寻找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点,利用课外学习对课内教读进行补充,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语文教材常常截取经典名著的某一部分作为课文内容,学生通常只能在两三个课时的课堂中片面地了解一部贯穿一代甚至几代人命运的作品。对此,教师教学时不应只聚焦于课文节选,甚至宁可少讲解,腾出时间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浸润于原著中,有意識地激发学生借助原著沿波讨源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例如课文《边城》由于节选的缘故,情节的呈现较为简单,要充分体会湘西小城的恬静生活,还是要引导学生依托于整篇小说的完整阅读,并借此把节选中的“风俗美”“人性美”还原到小说的整体风貌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课文中旷世的湘西风土民情;学习《老人与海》,也应鼓励学生通读原著,乃至于作者的同类作品,让学生更深切地领会作者作品中宣扬的勇往直前、毅力非凡的“硬汉”精神。教师以课内文本作为立足点,凭借相关联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打通课内外学习,将有助于达到课堂内外相得益彰的目的。
  深度学习不仅在于知识和思想的获得,还在于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实现语文深度学习,需要教师积累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策略,突破浅层教学的束缚。只有教师深度的“教”和学生深度的“学”并行不悖,才能逐步构建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学习品质与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卢健.教师队伍专业成长若干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3]韩立福.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