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还原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之径。然而,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本细读的“还原法”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即将文本表达和现实原生的差异作为矛盾分析的出发点,通过艺术形象的“还原”和情感逻辑的“还原”,在比较的视野中解读文本深层意蕴。文本细读“还原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还原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学定教”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课上做到“参与—思考—生成”,是广大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指出:“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研究者指出:“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透过跃动于文本的鲜活文字,了解背后所赋予的含义,感受语文的魅力。”新一轮课改浪潮的涌动,让阅读教学如何高效实践在课堂中,成了关注的重点。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过分关注学生感悟表达,欠缺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分析。教师经常在阅读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重视,但是如果阅读教学仅围绕学生感受,交流也只能停留在琐碎肤浅的层面。(2)曾经的“满堂灌”模式演变为如今的“满堂问”,“一问到底”的教学设计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但是无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潜心进入文本。(3)对文本研究不够深入,以网络教案和教学辅导材料为教学设计依据,使得阅读课堂由本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有效对话,成为追求教辅预设下的“正确答案”。如《伟大的悲剧》中,市面上的教辅对斯科特南极之旅的“伟大”解读为“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等品质,可如果仔细研究文本会发现,中心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说明,这些品质可称为“可贵”,但不足以冠之“伟大”,斯科特一行在风雪中明知死亡的结局,却与死亡勇敢搏斗直至丧生,才是被称为“伟大”的原因。若阅读理解以辅导材料为准,指导学生文本解读便无从谈起。(4)“应试”思维使得文本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演变成一味追求答题技巧的手段,让学生对课内文本阅读丧失深入体悟的耐心。
  二、阅读教学策略——文本细读“还原法”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就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揣摩品读的内涵所在,而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品味离不开文本细读。著名教师王崧舟这样诠释“文本细读”:“文本细读,就是对言语的此在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诠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这种细读不是断章取义,不是套用语言分析的空话,而是将文字放置在整个语境之中品味,对文本意义进行深度构建。
  针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文本细读”,学者孙绍振认为:“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要真正在文本细读上有章可循,则可以借鉴西方现象学的理念:“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
  孙绍振提出的“还原法”将西方现象学理论运用到文本解读中:作品中的艺术对象是作家经过加工主观创造的,这和原生对象不一致,所谓的“还原”就是将未经作者处理的原生的状态,原生的语义,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揭示出差异,而不是满足于形象和表现对象之间的统一性,滑行在艺术形象的表层,止步于印象和感想的泛滥。如果了解并尝试运用“还原法”来解读初中语文教材,对教师潜心研读文本,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将有很大的益处。
  三、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讨文本细读“还原法”的可操作性
  (一)艺术形象的“还原”
  若将“还原法”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原生状态”和“文本形象”之间的差异,则可从比较中发现矛盾之处,进而体会文字的独特蕴意。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为例,文章开头第一句就可运用“还原法”引导学生抓取关键字词,品读紫藤萝花的独特之处:“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如果采用“还原法”,就能发现仅这一句就有两处值得反复体会,其一是“辉煌”。如果说紫藤萝花在太阳照耀下非常亮眼,按“还原法”,那用“闪亮”即可,“辉煌”一词相较显得太过隆重。“辉煌”本身词义不仅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意思,还有宏伟壮观的含义,用来形容紫藤萝花,说明作者要表达的不仅是紫藤萝花闪亮夺目,还在于强调花之多、花之密到宏伟壮观的程度,在第一眼就给她以震撼的感觉。
  这一句中另一个可以运用“还原法”来品读的就是“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若是按常理,紫藤萝花阵开得再长,也会有一定的高度,不可能不见首尾,由此就能发现矛盾之处,进而领会:作者的用意不在于写紫藤萝花具体实际的高度,而在于表现紫藤萝花身上具有的生命力如长河绵绵不断。“还原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深层的表达矛盾,进而激发揣摩体会的兴趣,达到高效阅读的效果。
  (二)情感逻辑的“还原”
  “还原法”除了“还原”艺术形象,还可以从情感逻辑“还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领会文本复杂的情感表达。所谓“情感还原”,就是将人物情感走向和现实理性逻辑进行对比。以《老王》为例,全文最后一句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学生通常会觉得似懂非懂:“我”觉得惭愧是因为老王不幸去世。如果停留在这一层,情感的深入体会则容易被忽略。此句通过“还原法”会发现,从现实理性逻辑看,老王去世,“我”何须“愧怍”?作为老王的老主顾,“我”常常照顾他生意(“我常坐老王的车”);老王生病后“我”常常接济他(“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照理来说身为主顾的“我”,为老王做了很多热心的事情,那這种惭愧之情从何而来?而且句子用了“渐渐”,说明这种感情折磨主人公不是一时。抓住这个矛盾之处,就可引导学生发现: “我”惭愧在于,“我”虽然为老王做了很多,但是为老王的考虑和付出,远不如老王对我们的多(贫苦老王临终前将自己积攒的好鸡蛋全部送给“我”全家),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自省从“愧怍”中体现出来,文中的主旨也就呼之欲出。
  四、总结
  “还原法”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策略,以矛盾点为着眼点,切入语境,专注文字细节,以小见大,旨在主动构建文本,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也容易激发学生通过自读学习,主动发现文本的矛盾之处,但是文本细读“还原法”还缺少全面系统的方法总结,解读的结果也会受到解读者文学素养和经验的局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任晓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崧舟.走向《多元》和《兼容》的文本细读[J].教师月刊(小学版),2010(7/8).
  [4]孙绍振.关于文本分析的层次[J].文学教育,2015(8).
  [5]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