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美大学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国内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备受各界的关注。从中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入手,从招生制度、历史文化、教学方法、评价标准、资金、教师等方面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要想彻底改变国内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中美比较;差异分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也搭上时代的快车,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的基础上,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各种交流与合作。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近2000个,在校生已逾50万,每年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也超过40万。交流的深入也使得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在通过对中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对比,国内高等教育会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其中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最为典型。
  1 中美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创新意识不强,通俗地讲,创新意识就是对于创新的兴趣和动机,这是衡量一个学生有无创新能力的前提,而缺乏创新意识又主要表现在没有冒险精神,缺乏自信等方面。我国的大学生一直不善于利用身边条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对于创新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依旧是围绕书本打转,这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不无关系,同时也是教师不注意引导和启发的结果,使得学生没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创新意识淡薄。其次是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思维的缺乏直接导致创新成果的匮乏,我国每年受理约有15万件的专利申请,而大学生专利申请件数仅为1.1万件,所占比例不足8%,而美国每年会受理40万件的专利申请,其中大学生申请的比例占到23%,这从侧面反映出中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差距。最后是创新技能的薄弱。创新技能是实际动手的能力,可以从创新知识基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多方面来判断学生有无创新技能,而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所欠缺的。
  反观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这反映在一些硬性指标上,代表科学最高成就的诺贝尔奖,美国人拿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仅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产生了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在科技,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要优于中国很大程度上也是人才的原因。从上世纪50年代“新课程”改革运动开始,美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改革中前进,可是无论改革的方向如何,“以人为本”基本原则却一直没有动摇,思想上崇尚杜威“学习即生活”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一项又一项伟大的发明在美国产生。
  2 产生差异的原因
  2.1 招生制度的影响
  我国采取的招生制度是全国统一考试,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2016年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了940万,面对一个人口基数巨大的国家,要保证教育的相对公平这是较为恰当的方式。美国大学采取的是“申请审核制”,这类似于我国的“自主招生制度”,整个招生过程由学校自主进行。美国高中毕业生凭借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与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成绩申请大学的入学资格,学校在选择学生时也会格外考察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他们还会更加看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中国,学生想要进入好的大学,必须投入全部精力学习高中的文化知识,而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往往会被忽略,而过度的考试技巧的演练会导致教师对学生探索、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求降低。创新意识缺乏的根源往往由此产生。
  不同的招生制度影响着制度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创新意识或者能力的重視程度上来说,美国高校的确得比国内要好。不过,生源质量只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国内的高中毕业生虽然在综合素质上不及美国学生,可中国学生相较于美国学生有更加扎实的基础却是不争的事实。众多的学生在国内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更是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校是个有教无类的地方,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在大学而非中学。
  2.2 教学理念的影响
  我国高校主流的教学模式依然过于“功利化”,只关注指挥棒方向的知识面,教学内容被严重压缩,而且学生的学习被限制在课堂内,仅通过老师的讲授获取知识,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产生所谓的“花盆效应”,即当生存空间变窄会导致环境适应力和竞争力下降,个体功能减退。被动地接受知识,会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这样的学生若是以后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会极不适应,没有科研能力和缺乏科研兴趣将会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美国的教育政策由各州自行制定,学校有高度的自治与自主权,没有统一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每个教授都可以自行安排课程进度也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通常有“情景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这两种教学模式都重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便能得到锻炼。教师“导”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大学的老师会欢迎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老师也会欣然接受学生的质疑,这与中国儒家尊师重道、唯师命是从的传统形成鲜明对比。
  2.3 师资力量的影响
  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能力无法提高,教师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信息化的今天,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师存在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使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一个“好老师”至关重要。
  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特别注重优秀教师的引进,他们会从全球范围内招聘,一般助理教授的选拔也会非常的严格。例如位于美国南方著名的埃默里大学,其生物物理专业招聘助理教授要求博士毕业后继续做博士后4到5年的时间,而且要看博士后期间的研究成果,即便要求如此苛刻,依然会有超过200人投送简历。教师在美国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收入也相当可观,学校会将一半以上的收入用来支付教师的工资,有的甚至会达到70%。教授在美国高校拥有绝对的权力,“教授治校”是大学基本的管理方式,教授在学校的教研工作中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通过集体治学,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在教师选聘上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近亲繁殖”。这与美国优胜劣汰、强调学术多样性的选聘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师重道是基本礼仪,学生很难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反驳,只会导致师生的学术观点趋于同质化,这也是“近亲繁殖”危害根的源所在。在我国的一些高校,特别是一些名牌高校,往往会对自己的毕业生格外青睐,无论是留校任教还是研究生推免都会提供极大的便利。这是一种家族式的思想,生承师业是子承父业的延伸,同一学校教师的观念趋同,学术的多样性难以保证,那么在单一的知识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便很难提高。另外,教师的待遇问题在国内也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普遍不高,尽管随着职称与知名度的提高,收入情况也会随之改善,但是总体而言,教师的收入依然徘徊在相对低的水平。高校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2.4 评价体系的影响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中美评价体系的差异进行比较。首先是学校评价体系,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取得的分数为衡量其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现行教育鼓励的是一种消费型的知识结构,而非生产型的知识结构,即只是消化书本上的知识,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都是“听话的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便被抹杀。而美国强调的是个性的张扬。美国高校录取学生不以高考的考分为唯一标准,他们从个人成长的需要出发,追求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养成自立能力,鼓励求新求异,追求的是个性发展教育,最好的学生是会问问题的学生,而非掌握了最多知识的学生。
  其次是社会评价体系。在中国的社会评价中,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高低、一个求职者能力的高低,学历和文凭往往很被看重的,学历越高也就越受欢迎。当然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推进,个人的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陈旧的观念依然占主导地位,教育仍然以应试为目的。从小到大,家长喜欢听话的孩子,老师喜欢听话的学生,领导喜欢听话的下属,这样的社会评价体系,扼杀了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影响了学生的質疑和创新能力。而在美国的社会评价中,使用和选拔人才早已走出了“唯学历”论的误区,业绩才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进入21世纪,美国提出要创造一个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经济,设计了绩效与能力素质标准,其中创新能力被界定为最重要的素质。在美国的企业中,员工被鼓励去挑战权威,只有不墨守成规,带着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和态度进行工作才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3 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美国的教学方式。中美高校得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美国的高校的确优于中国。落实在具体操作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大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主性,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及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由转换专业,做到正真的因材施教。其次是改变“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这是在中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而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却已不适合大学课堂,增加课堂上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囿于己见,以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改革评价标准。首先在学校层面,设立多种考核制度。学校应淡化考试对学生的评价效果,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合格应从多方面进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提出了具有批判性的观点,是否有创新性的言论都可以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其次在社会层面,传统的仅以学历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做法应得到改善,社会和企业应该意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因为高校培养人才往往以就业或者社会需求为导向,只要当创新型人才供不应求时,才会引起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每年都会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企业的“用工荒”问题便是创新型人才不足的缩影,只是高校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及时做出反应。
  第三,提高教师待遇,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国内并不缺乏人才,只是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在传统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内高校,真正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会与大环境格格不入,得不到上级的认可与满意的薪酬是国内优秀教育人才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打破固有观念,允许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存在,给予有能力的人以合理的薪酬,同时引进一批真正懂得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者,扩充教师队伍。
  国家多次提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有不少政策出台,可是形势的变化并没有促进问题的解决,因为僵化的教育观念没有改变。创新能力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幸福.美国大学教育写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周文涛.中美大学生质疑能力差异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3).
  [3] 俸卫.中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比与思考[J].内江科技,2012(11).
  [4] 张敏,鞠春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