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   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可见美育培养的重要性。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一是在品读中欣赏语言美;二是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三是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四是巧设练习深化美;五是指导写作创造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可见美育培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在品读中欣赏语言美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很多篇章都蕴含有社会美或自然美的因素。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遵循学生审美规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各种文体各有特色,诗歌用字精练生动,散文句式优美,记叙文对话精彩有个性,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欣赏,既能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积累词汇句子。
  凝练生动的词语。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散文,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词语传神,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万道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其中“封、挡、遮、升、浸、穿”这些词语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写出了夏天森林的茂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些传神的字词,并弄清为什么要用这些字词。
  优美的句子。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如《雨》中:“我透过玻璃窗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小溪。”通过运用比喻,把“天地间、对面屋顶、屋檐下、地上”不同地点的雨描写得非常的具体、生动。如《荷花》中几个“有的”,把荷花的各种不同形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领略其中的美。
  有个性化的對话。个性化的对话往往有明显的特征:能体现出人物性格特点及思想品质之美感,因而引导学生去体会、去领略,如《可贵的沉默》,要读出各种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去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语言中还有一种意境美,这是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让学生扬起想象的风帆,去领略最美的意境,如《宿新市徐公店》,这是一幅很有趣味的“儿童追蝶图”。不仅诗歌,而且好的散文、好的小说都能创造一种美的境界,使他们体会到一种优雅、开朗或崇高的美的境界。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第三自然段写珊瑚的美丽,海参的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群鱼的不同形态等海底生物园,真是美丽异常,这种意境只能靠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才能理解深刻。
  三、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
  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是渗透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朗读课文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课文了解更加深入,人的内心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爱,恨作者之恨,这种情感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这种共鸣的产生要靠师范读、学生自己多读、评读等产生。如《雨》这一课,它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雨的急切盼望,教师可通过重点词句的范读、评议等诵读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同步,体会对雨的赞美,与人们等到雨的欢欣融合在一起。在阅读中也体验如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离情等情感。如《她是我的朋友》中的朋友之情,《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美包含在文学作品中,我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在或喜或悲、或爱或恨的审美体验中感知作品语言美。如《再见了亲人》,所写的人物、场面,充满激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体验中朝人民那种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友谊。
  四、巧设练习深化美
  在学生懂得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引人入胜的意境,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后,要使美得到真正的巩固、深化,有赖于课后的练习。如在上诗歌课后让学生画画,在上《雨》时让学生选取一句话去画,使学生把自己所想到的意境画出来,得到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还让学生每人选取其中最感兴趣的季节画一幅画,让他们利用兴趣课拿着画有感情地讲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充分吸收营养,不断丰富美育内涵,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大知识视野。拓展知识面,接触新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在语文学习生活中带领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指导写作创造美
  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创作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创造美的教育,开启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让学生思想上受到熏陶,还要引导学生拿起笔来创造美,写出文质兼美的美文来,这是美育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和评析两条途径进行的。通过写作,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达到使学生思想感情向审美高度升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金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J].小学语文教学,2012(14).
  [2]汪军.美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J].小学语文,2018(Z2).
  [3]冯为民.语文微探究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6).
  [4]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