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主体意识缺乏、教学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思路,制定了创建高效课堂要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运用多媒体教学、实践翻转课堂、推行跨界课堂、开放在线课程、重构教学模式及提高师资素养等具体措施,以期加快传统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操守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3-026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8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 of Animal Microbi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lass teaching of animal microbiology, such as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awareness, the lack of studen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teaching, following the rul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ciplin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s for constructing efficient class. Some concrete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creating an efficient clas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 work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using multimedia teaching, practicing flip classrooms, implementing crossborder classrooms, opening online courses, re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els, and improving teacher literacy, so as to speed up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las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 teaching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Animal microbiology;Efficient class;Construction
  作者簡介 郭虹(1968—),女,甘肃平凉人,副教授,从事微生物教学及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28;修回日期 2019-02-19
  高职院校是围绕职业要求开展的应用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其逻辑起点是职业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锻炼其品德与意志,以满足顶岗劳动需要。因此,构建基于职业素养的高效课堂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推进教育方式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动物微生物学作为从事畜牧兽医等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课,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职教特色课程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1 课程地位与特点
  1.1 课程地位
  动物微生物学是高职院校畜牧兽医、宠物养护等专业必修的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既是畜禽生产、兽医技术服务、动物疾病化验等基层单位、养殖企业化验机构应职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各实训项目也都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2个工种的考核项目。
  1.2 课程特点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基础性强,描述对象微观,名词术语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是后续禽病防治、猪病防治、牛羊病防治等课程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技能基础;该课程技术性强,要求必须掌握实验室检验诊断和免疫防治方法等基本实训技术,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技能项目较多;该课程应用性强,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预防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撑[1]。该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过程中所取得的结果、使用的方法、发现的规律来指导畜禽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将知识技能以外的职业道德等素养教育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2 课堂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课程体系
  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但目前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与普通院校普遍存在同质化,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较为严重,实验实训仅占20%左右。虽然这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系统、扎实,但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差。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重构课程体系,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变迁[2],兼顾“实践性”与“价值性”,提高课堂效率迫在眉睫。   2.2 教学模式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围绕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五大环节进行。这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课堂到课率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近年来一些学校采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3],也存在学校热、企业冷,企业时间与学校时间难以协调一致,顶岗实习形同虚设,学生管理成本大等诸多问题。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既包含职业活动中显性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等,也包括隐性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4]。当前教学更多地强调知识技能,真正将这些隐性的超专业能力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意识欠缺,对培养职业素养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2.4 师资力量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教师来源以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为主,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学能力欠缺,难以提高课堂效率。
  3 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与思路
  3.1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而言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式活动。它要求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大化、职业能力发展的最优化[5]。
  3.2 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要讲求效率,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落实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需要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生产实践相对接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也要增强学生的职业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3 教学思路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的基础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紧扣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以职业定位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在课程目标上体现知识技能积累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技能性与发展性相协调,在课程实施中体现引导与自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从畜牧业实际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依据学生就业岗位实践工作过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技能操作能力,逐步实现学生从学习者向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 创建高效课堂模式与方案
  4.1 资源整合,开发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动物微生物学课程要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和教材的开发建设。课程理论内容以够用、实用、适用为原则重新调整和组合,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采用项目化、模块化、任务化的教学方式[6],增加一些基层单位和企业适用的新技术,使该课程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专业核心课程服务,更有效地为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过程服务。该课程主要包括绪论、细菌、病毒、真菌、其他微生物、微生物与外界环境、传染与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变态反应、血清学试验及生物制品应用等内容。每一个任务都是专业核心课程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学生工作岗位必需的职业技能,每个项目分解为多个教学子任务并具有相应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预防工作,尽快适应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4.2 图文并茂,运用教学媒体
  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量,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制作课件将知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对于形态描述困难,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的部分,最直观、形象的表述就是图片。比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照片进行展示,使知识具体化与形象化;也可以制作动画效果,比如将噬菌体侵入细菌的动态过程演示出来,使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具体直观、肉眼可见的过程,深入浅出地解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微观结构及增殖方式。同时,将太多、太杂、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采用列表对比、图片对比的方式归纳比较,概括与提炼知识要点,找出异同,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便于学生接受这些理论知识。
  收集网络教育资源,使课堂上的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使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
  4.3 以学为本,实践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对教学本质的回归,回归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学习[7]。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得知识的能力。教师关注學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与获得,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堂以学为本,学生先学后做,形成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学评价也因学论教。例如,对狂犬病病毒的学习,可以采用课堂内翻转,课堂教学先播放与狂犬病相关的视频或网站上的学习材料,学生先完成学习活动,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解决遇到的问题;对细菌的生长与代谢则采用课堂内、外翻转,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改为课前完成,而课堂上则采用问题讨论的方式来巩固知识,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4.4 理实一体,推行跨界课堂
  跨界课堂的核心在于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跨界课堂不仅是学科的跨界,更是教学阵地的跨界、时空的跨界。   高职院校跨界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在校内外真实职业环境中,运用“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原则[8],创设“工学融合、理实化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真学真做,从而掌握真本领。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直接对应的岗位为基层单位或企业的化验室、检验检测室,这就为课堂内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带来了便利。将真实项目拿到课堂上,在课堂上真学实做,将理论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镶嵌进去,理论联系实际;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专业性地融入到工作中,实践联系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例如,细菌的形态结构,在学习时与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相结合,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巩固加深细菌的形态结构知识,一举三得,使抽象的理论学习转化为形象的感官认知,同时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的形成需要环境,长期熏陶、潜移默化是必然途径。在实验实训的同时,一边实践一边讲授,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过程中,体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感悟科学实证精神,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全程参与中,一边思考、一边动手、一边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增强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和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针对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4.5 应用慕课,开放在线课程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9],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它通过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持续的线上教学服务,为翻转课堂提供教学资源。慕课现有Coursera、edX、Udacity三大优秀平台,国内慕课平台主要有慕课网(imooc)、学堂在线(xuetangx)、酷学习(kuxuexi)[10]。
  制作慕课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运用到课程中,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构建教与学的新型关系,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慕课制作的关键是课程设计,依照项目课程理念,根据学科发展的历程,逐步将新的概念、新的知识,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一一展现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系统解决问题能力。
  在慕课的使用方面,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促使教与学理念发生变化,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得怎么样,教学内容一定是学生想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喜欢的。
  4.6 线上线下,重构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让教师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将知识讲得再通俗易懂,学生掌握程度很难及时了解。线上主讲,线下辅导,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就是教师先在课堂上介绍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再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如案例、习题、视频等),即时在线指导学生强化理解,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单纯的听,而更多的是参与,学生学习的困惑能够及时地被课堂上的教师解决,能够真正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育教学从“教得好”向“教得好”和“学得好”转变。尤其对动物微生物学这样的实践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效率高、效果好。
  另外,构建高效课堂还需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用职教特色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用职业能力培养理念指导课堂体系建设、教学设计等工作;采取政府补助、项目支持、社会资助和用人企业、单位订单培养等多元筹资方式,加大对实验室、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尽可能购买必要的仪器设施设备,提供较为充足的实验材料;积极与相关技术单位、生产企业、养殖场户联系,给学生参与实践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步增长,使学生的职业操守有效提升,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5 结语
  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要以培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构建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对接的动物微生物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符合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形成双向互动的高效课堂,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额尔登其木格.对高职高专《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的研究和改革[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4):30-32.
  [2] 丁建洋.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大学本质的回归——基于政策的视角看日本大学在产学合作中的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1(8):72-76.
  [3] 梁昆.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4):95-99.
  [4] 蔡滟.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148-151.
  [5] 牛海云,李艳芳.构建高职高效课堂教学的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學报,2016,15(3):27-29.
  [6] 陈家俊,符茂胜,刘正余,等.模块化、项目化、多元化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1):138-141.
  [7] 陈天孟.高中生物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2017,14(16):169-171.
  [8] 张文刚,葛书环,杨明慧,等.“混合所有制”在创业型大学的应用分析: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2016(8):56.
  [9] 夏菊萍.关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慕课”的思考[J].教育界,2013(25):166,149.
  [10] 闫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建构[J].教育导刊,2016(3):5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3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