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沃土

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沃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区别于其他各门功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2011年版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语文教育要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 本体性教学内容 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不久前,曾有语文教育专家在听一节语文观摩课时做过一个观察统计:执教老师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最后总结时问学生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懂得了香港是我国南部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香港很美丽很繁华”、“香港是我国万国市场,是美食天堂,还是旅游胜地”等等,几乎没有学生说到自己在语文知识或语文能力方面有何进展。一堂语文课下来,学生仅仅得到了课文思想内容或人文情感方面的收获。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该执教老师在“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一直以来,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教课文”而非“教语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它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银川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崔峦先生在会上大声疾呼“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也呼吁语文课要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我觉得语文课要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才能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沃土。
  1何谓“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提出,语文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区别于其他各门功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只有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语文课才是“教语文”。
  2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散发着“语文”的馥郁芳香,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沃土
  2011年版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聚焦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 下面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语文课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的做法。
  2.1根据课文语言特点,设计语言训练点,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同化,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过程。
  环节一: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语。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指导理解词语的办法。
  环节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说一句话。
  香港是(             )
  (2)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环节三:根据课文内容,扩展说话。
  (1)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介绍“香港是购物的好去处”。
  (2)小组合作,用上课文中的词语分别介绍香港是“美食”、“旅游”的好去处。
  (3)拓展迁移。
  介绍上海南京路、外滩:
  (1)分别介绍:美食、购物、旅游观光。
  (2)综合介绍。
  语文是属于语言学科,语言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同化过程,它必须先经过对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的内化,再经过语言实践活動的外化,才能最终形成语言能力。心理学家研究,学语言不能从词典上学,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学不好的。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名家名篇,语言优美、表达规范。作为教师应根据课文语言的特点,设计语言训练点,创设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话,让学生重新构建话语。案例3《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最精彩的语言特点就是使用大量的四字词语(包括成语)来描述香港。执教老师根据这一课文语言特点,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说一句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介绍香港是购物、美食、旅游的好去处。”“用上积累到的词语介绍上海的南京路、外滩。”四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运用课文语言,将课文中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能表达运用的积极语言,并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渗透情感教育。上完这节语文课后,学生的词汇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积极主动运用学到的好词好句的意识增强了,也激发了学生对香港的热爱。这是一节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课。
  2.2根据课文写作技法特点,设计语言训练点,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对课文写作技法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案例2: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过程。
  板块一:说说题目。
  (1)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试试换一种说法。
  (3)仿照说一个句子。
  板块二:聊聊人物。
  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位                         的青年。(举止特别、画技高超、很有毅力、热爱生活……)   板块三:谈谈技法。
  (1)引导学生找第七自然段藏着的两种画画技法——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2)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第七自然段。
  (3)触类旁通,引导学生领悟两种写作技法——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工笔细描在写作上就是抓细节描写,挥笔速写就是概括写,写的不具体。)
  (4)出示文中的四组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工笔细描还是挥笔速写。
  (5)出示文中描写“忘我”的四个句子,引导学生领悟另一种写作技法——层层点染。
  板块四:试试身手。
  (1)作者和青年用笔交谈了什么呢?请你运用工笔细描写一写。
  (2)学生练笔。
  (3)体会文中此处为什么不用工笔细描。
  板块五:问问缘由。
  (1)青年为什么能让金鱼游到了纸上?
  (2)作者为什么能让青年跃然纸上?
  (3)总结写作技法——仔细观察、持续观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层层点染。
  案例4是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德兵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这节课没有对课文内容做过多的分析,而是以课文为例子,根据这篇课文写作技法的独特性,紧紧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分成五大板块:说说题目——聊聊人物——谈谈技法——试试身手——说说缘由。在课堂上开展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料理解作者“工笔细描、挥笔速写、层层点染” 等写作技法,并创设语境让学生“试试身手”,在课堂上迁移运用学到的写作技法,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整堂课散发着“语文”的馥郁芳香。
  语文是语言学科,语言学习就像是学开车、学游泳一样,靠老师教是教不会的,必须学习者自己去实践。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个人的语言习惯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语文”的馥郁芳香,成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沃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吴忠豪.教课文还是教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7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