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教育“无人机+双创”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该学生在此方面具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对策,通过“三育融合、双轨运行、多措并举”的人才培养思路,探索无人机专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对策。
  [关    键   词]  “双创型”;人才培养;对策;无人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01-0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新时代下国家教育战略的研判
   创新创业人才(以下简称“双创型”人才)培养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都作出了重要战略安排。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这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需要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来支撑……”这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十三五”期间高职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新需求下无人机专业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膨胀催生了对高素质无人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有国内媒体预测,到2019年末,我国无人机使用与维护人才总需求量将达10万到20万人。目前,社会上无人机技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培养无人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无人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综合素质,使得高职培养的无人机应用型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这是高职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探研的重要课题,也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无人机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无人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特点分析
   从2010年起,我国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陆续开设无人机专业,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但仅以专业技能型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新需求。无人机行业、专业和学生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行业机遇
   在2015—2016年的无人机行业中,出现了创业热潮,以多旋翼无人机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应用市场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以每年50%以上增速,预计2020年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180亿元人民币以上,到2025年将达到约300亿元人民币。虽然无人机技术在现状续航、通信系统、定位导航和避障等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系留无人机应用场景广阔,地面发电机进行供电,24小时不间断滞空,特别是在航拍、巡检、航空表演等领域有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无人机行业前景看好,机遇较大,无人机行业也呼吁各种创新,用创新突破各类瓶颈,还会促使无人机产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二)专业特点
   无人机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航空动力推进技术等,是信息时代高技术含量的产物。无人机的价值在于形成空中平台,结合其他部件扩展应用,替代人类完成空中作业。“无人机+”模式从时代与技术发展方面来讲,在多种创业模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现今有不少企业或个体利用无人机这个平台,“+”作为模式外延,以无人机为手段,将无人机与各行业发展相结合,改革传统的作业模式,例如可以利用无人机实现定位观察、基地安全、景区监测、地质勘测、野外作业、森林防火、应急通信、公安反恐、交通监管、新闻采访、工程监控、环境监测、影视拍摄、科学研究、国防军工等领域,当然其成效绝不是简單地相加,这在行业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三)学生特点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较火爆的专业。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无人机专业,在达到分数及其他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基本可如愿被学校录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高职院校招录的无人机专业学生中,有的学生是从中职院校考入,这些学生在中职学习中接触过无人机等方面课程,因此,学生具有一定基础与浓厚兴趣,在今后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进行无人机技术能力的多维度发展,例如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基于以上特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创新创业领域有着更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与实践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测绘系于2016年开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称为甘肃省首家创办无人机专业的高校。2016年起,先后与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力建设无人机专业。2018年3月与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无人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从2018年开始,学校和合作企业每年定期举办“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指导委员会研讨会”,联合企业一线专家、工程师,对无人机专业“双创型”人才需求进行连续调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制定课程体系。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测绘系紧跟国家与行业大背景,依托无人机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优势,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忽视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性等问题,在无人机专业建设和双创人才培养中逐步形成“三育融合、双轨运行、多措并举”的人才培养思路,即:融合构建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和双创教育于一体的“三育融合”培养体系;创设培育校企层面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引领指导、师生层面自下而上的创新创业自发行动的“双轨运行”培养模式;配套开发双创教育激励制度、学分制、弹性学制、校企合作培养等“多措并举”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理念,构建“三育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着力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确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院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作为“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中不断渗透、融合“双创”教育。
   1.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增设无人机专业“高新技术进展”“创新创业讲座”“就业指导沙龙”等相关的学期讲座,提升学生“双创”素质。适当调整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学生可在第四学期的技能实训中,根据兴趣和就业需求进行选修课程的选择。设计成影像初处理、无人机组装、外业航拍、空三加密、3D产品制作等综合性实践项目,让学生组成小组参与作业方案制定、飞行设备操作、产品制作等一系列工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另外,在实训中,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在航空拍摄、影像制作、农田植保等方面的兴趣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思考。
   2.融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于一体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专业学生,大一学年以素质基础教育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加入无人机专业社团;大二学年以专业基础教育为主,学生可以加入竞赛预备小组(包括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无人机大赛等);大三学年为顶岗实习、进行职业规划时期。在大一时的素质基础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具备创新理念与创业意识,除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等专门课程外,在专业基础课堂中,教师在第一节课堂中就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例如,无人机专业教师在无人机飞行控制、摄影测量与遥感等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将现今行业形势与学生进行分享探讨,增加国内外的前沿技术与发展的动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生成。因此,学院2016级无人机专业学生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拍建有小型航拍工作室——“飞翔的视角”。学生在这“双创”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向上的态度等,便是学校在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最高要求。
   (二)校企师生齐动,构建“双轨运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学校和企业层面,自上而下的引领指导
   无人机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年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初始就提供了大力支持,针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专业教师培训、配备、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问题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深圳、广州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广泛调研,这为本专业建设夯实了基础,学院近几年来在经费、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倾斜。建立院级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鼓励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技术或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合作企业也为无人机技术创新方面提供着支持与引领,如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達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多次派资深工程师来学校授课和指导,为学生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提供了思路与方向,建议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激光雷达等新技术进行三维建模方向的发展;同时,对于双创项目、前沿技术愿意与学院进行合作,联合申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建设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2.教师和学生层面,自下而上展开创新创业行动
   (1)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院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依托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教师充当导师,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无人机竞赛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专业在创办的三年多来,主要成果有申报立项国家级创业实践训练项目《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省级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无人机创客空间》、院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无人机直播平台》、2016级无人机专业学生参加“达北杯”首届无人机大赛荣获优秀奖、甘肃省第十一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荣获三等奖等荣誉。师生以项目为主要支持,鼓励在校无人机专业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鼓励校内学生发起无人机相关项目组织开发等运作,培养学生的经营思想、决策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并树立相应机制,将赛事选题植入课堂,融入教学,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赛学相长”的实践教学模式。
   (2)组织建立社团、兴趣小组与工作室
   无人机专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在校组建无人机社团,形成以飞行控制、模拟表演、航拍航摄、航模制作、组装维修等专业技能演练为基础内容的社团活动,从中进行创新创业的萌芽。社团定期组织成员进行飞行练习、表演服务、航拍比赛、制作航拍宣传片,培养小组成员双创能力等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教师对无人机社团和专业兴趣小组进行了辅助引导,指明社团和各兴趣小组的研究发展方向,确定了无人机航测、航模制作、飞行训练、影视制作、三维建模、拆装维护等几大方向,供学生选择。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学生团队积极参与,教师明确学生的角色和所负责的工作模块,分阶段进行资料收集和任务演练、汇报,进行轮岗,让班级所有成员全面掌握各小组负责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学生以创业团队的形式共同学习,开展项目实践,可促进共同提高。    无人机专业还积极探索工作室制度。2018年7月,争取“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了“无人机创新创业工作室”,在工作室中设立了无人机测绘、倾斜摄影、三维建模、3D打印、BIM等技术的学习空间,在实践导师的带领下,制定项目任务,带领学生进行前沿技术探究,在工作室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水平。
   (三)制度措施保障,研发“多措并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1.配套开发“双创”教育激励制度
   学院自2017年起制定了《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形成了国家级、行业级、省级各项大赛的奖励机制,对在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精神方面的鼓励和物质方面奖励,这种激励机制作为本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为“双创”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2.完善学分制及弹性学制
   学分制管理制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可考虑进行创新,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测绘系无人机教研室提出设置创新创业学分。该学分项目既包括学院开设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又包括学生参加省校级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项目、无人机大赛、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活动,另外,如果学生获得相关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获奖证书等,便可以对学生进行加分。无人机专业作为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试点专业,可以大胆尝试弹性学制,即无人机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顶岗实习时间可以有一定的伸缩性,学习的内容和课程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性,学生可以依据学校规定和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时间。
   3.校企互动多途径培养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不失时机地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创新创业培训活动;交通测绘系于2018年起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做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活动。学校联合企业积极对学生实行多途径培养,同时构建双创型教师团队。合作企业多次派资深工程师来学校授课和指导,为学生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四、结语
   在这个“创客”崛起的时代,每位学生都有可能创业成功,双创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高职院校无人机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通过“三育融合、双轨运行、多措并举”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无人机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依托无人机行业及专业优势,学生充分挖掘创业潜力。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无人机专业设为“创新创业试点改革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本文中人才培养对策还处于初步探究尝试阶段。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举全行业、全社会的力量,实施“双创”行动,推动开放式创新,构建众创空间,使之成为汇聚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7.
   [2]姜灵芝.浅析无人机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需求[J].知识经济,2013(11).
   [3]胡鸿影.浅析创新创业背景下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2):124.
   [4]何新益.食品科學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6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