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文化视角下的集体备课: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文宇

  [摘           要]  目前集体备课已成为主流备课形式,对提升教师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学校生活中,集体备课也出现了教师主体参与度低、活动“走过场”等问题。关注集体备课的学校文化背景,对挖掘集体备课问题的实质、改进集体备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分析集体备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对策:精神文化引领、制度文化巩固、行为文化实践、物质文化保障。
  [关    键   词]  集体备课;学校文化;教师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44-02
   当前,伴随学校的教育变革,集体备课在教师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集体备课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备课过程中的形式化、“走过场”现象,基于集体备课的现状,理清问题的本质、寻求改进的办法,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集体备课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创造最佳的备课效果为目标共同研讨和准备教学,包括明确课程标准、了解学情、研究教法等。集体备课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四点。
   (一)备课主体:个体性和集体性的结合
   一方面,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目的是发挥“1+1>2”的聚合效应,强调优秀教学资源与经验的共享,强调凝聚群体智慧生成教学的创造性;另一方面,集体备课离不开每个教师实践知识、教学智慧的充分发挥,从而为集体备课的效果提供个体保障。
   (二)备课方式:时段性和全程性的结合
   集体备课中,教师成员聚会研讨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但集体备课还要向研讨前、后时段延伸,形成“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改教案—实施教学—课后反思”的完整循环链条,通过全程紧密衔接的备课流程,形成最优化的课程教学课例。
   (三)备课内容: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结合
   集体备课的要义是切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进行预设性的教学设计,但并不以形成集体统一的成品教案为唯一目标,而是更加注重备课活动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通过研讨交流、自我反思,碰撞和产生解决教学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四)备课目标:规范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讨实现教师学科知识、课程知识的活化与转化,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遵从;同时教师间的思想碰撞和灵感生发使集体备课升华为关于教育意义的体悟、学科价值生成的学习过程,其专业性的最高体现是从注重教学技术、技巧、方法的安排到注重科学、艺术和创造的融合。
   二、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集体备课不仅直接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对和教学有关的课程建设、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等都有助益,但是在学校日常管理实践中,集体备课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主体参与、合作意愿缺乏
   目前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不高,原因有:首先,学校教学管理的压力促使教师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用于日常课堂教学,视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为“二线工作”,有“务虚”或“迟效”的先在假设,只是以被动的心态例行公事、勉强应对;另外,在很多教师看来教师教学具有很强的个人化、经验化特点,课堂内外教师都置身于自己的舞台,独奏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对经由集体备课,实现共享经验、改进教学期望值很低;再次,也不排除某些教师抱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出于竞争心理排斥集体合作和信息交流等问题,使集体备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2.活动组织形式化、表面化
   集体备课还存在路径单一化、内容表面化等问题。从备课的流程设计看,核心环节是由主备教师上试教示范课,教师成员就试教课例进行研讨、修改。由于自觉、自主意愿的缺失,主备人可能缺乏教学理念、方法的深度思考和策划,导致课例呈现过程不够典型完备;参与集体讨论的教师也受限于各自教学经验,更多就学科知识“是什么”、教学方法“怎么样”来就事论事,缺乏教学理念“为什么”的深度反思,缺乏课改问题意识“怎么办”的现实关照,导致备课过程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普遍存在。
   (二)集体备课低效的原因
   探究集体备课效果不佳的原因,可以以教师主体作为切入点、以“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辩证关系作为主线。基于两个理由:一方面,从教师和学校的关系看,集体备课的实际效果直接有赖于作为主体的教师及其活动,而教师的参与意愿、行动能力又与教师置身其间的学校场域密切相关,实质上是学校整体生态之于教师个体作用的体现;另一方面,从“文化”视角审视和剖析相关教育现象已经成为重要的理论研究范式,有助于全面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发挥教育教学应有的功能。
   1.浅层原因——教师文化匮乏
   教师文化是学校组织内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观、治学态度、從事教学活动的特点和作风等,其核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课程和自身角色定位等的观点。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表现的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问题,可以有客观的归因,如教学负担压力大,从事教研思考、讨论的时间精力有限等,但也反映出教师主观方面文化养成的不足,如教学理念因循陈旧、团队合作意识淡薄、自我专业成长意愿缺位等。
   2.深层原因——学校文化引领不足    学校文化以学校师生共有价值观为核心,包括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设施、校风学风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人财物管理等内容;从内涵层次上可以分为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四种形态,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学校制度设计要体现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和制度设计也会通过学校的物质设施、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实践体现出来。
   由我国学校组织管理模式的实际来看,学校和教师、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学校和学校文化无疑是矛盾关系的主要方面,教师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管理风格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起着规范、调节的作用,学校的整体文化环境质量对滋养、塑造和谐创新的教师文化起着决定性影响。
   从集体备课这一特定的教研活动看,教师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源自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即“自然合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外力驱动来增加“人为合作”的机会。着眼学校文化的系统设计,整体施治,多管齐下,可以为优质的集体备课效果创造必要的外部驱动。
   三、以学校文化建设促进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对策
   (一)精神文化引领——传播核心价值,对接集体备课实践
   1.办学理念目标与教学实践对接
  如“特色办学”的学校核心价值可以转化为教师团队建设关键词——尊重差异,包容合作;教师发展关键词——蕴生风格,彰显个性;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关键词——自主探究、共享提升等。
   2.内化及外化核心价值理念
  学校管理者要利用校内平台和活动施行基于学校核心价值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群体对其有切身感受、认同,并外化为合作性的集体备课活动,体现创造性的课堂生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文化的“新质”也就在其中潜滋暗长。
   (二)制度文化巩固——完善组织制度,实现民主科学管理
   1.支持团队建设
  教研组在学校工作中的定位不应只是上传下达的部门,而应该是面向教学一线的课程研究中心、课程改革的“行动队”,学校要为教研组团队建设提供制度支持、资源保障,积极支持面向课堂的集体备课、课题研究。
   2.健全管理制度
  目前集体备课在管理层面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如教师考核只重视个人教学科研的绩效考核,忽视教研室集体的教研活动考核;即使是建立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优质课比赛,学校也只奖励个人而不奖励集体,建立有利于集体备课可持续发展的激励评价制度尤为必要。
   3.发挥督导功能
  学校教学督导部门要改变传统的事务性管理,更多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备课管理应该重在指导教师科学备课,而不是督促教师书写整齐划一的教案;教学督导不是简单地随堂听课,而应把督导过程前置,给予教师集体备课环节以指导。
   4.放大专家资源的引领提升作用
  組织骨干资深教师、校外的教育研究专家等,深入课堂一线,会同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合作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
   (三)行为文化实践——构建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角色认同
   1.打造学习共同体
  要策划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除课例研究外其他如专家讲座、教学沙龙、校际教师交流等都可尝试,其间教师可以研讨教学难题,吸收前沿的教学理念,打造民主开放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2.开展教学实践演练
  以“磨练教师,锤炼课堂”为主抓手,开展精细化、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如“一课多上、同题研修”教案设计比赛等,使教师在实践训练中增长教学智慧,提升课堂效果。
   3.引领教师角色体认
  丰富多彩的教研实践活动会引领教师逐渐明晰主体角色定位:教师不仅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合作者和研究者,更是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设计师和改革家。真切的角色体会带动教师深度挖掘自身潜能,积极提升自身素质。
   (四)物质文化保障——打造平台空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物质文化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搭建教师工作坊、课例研修中心等学习、聚会空间,为教师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教研环境;建立教师知识管理数据库,储存教研论文、视频案例、教育故事等,使教师成为教学实践知识的传播者和享用者;开辟校园网上教学论坛、教师博客等,实现教学智慧的实时分享和交流。总之,学校物质文化管理要多角度考虑教师的工作性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学校文化的视野中,通过集体备课的优化组织凝聚共有的教学价值观,形成开放民主的学校公共空间,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同时,一个和谐融洽、目标清晰、行动得力的教师团队才能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桂生.“集体备课”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9):40-41.
   [2]钟启泉.从技能训练走向教师文化[J].辽宁教育,2016(7):30-32.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