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职学前教育在受到国家重视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社会质疑的声音,如何优化中职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成为重要话题。其中,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基础性课程,首先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部分。对如何有效进行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从传统教学现状入手,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权作抛砖引玉之举。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22-02
   中职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缺少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近年来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职教育的社会热度越来越高。有些人开始质疑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有足够高的素质从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背景
   (一)中职教育的国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的提出,把学前教育事业推向大力发展阶段[1]。这预示着從国家层面起,我国的学前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里培养优秀的教师,造福下一代已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中职学前教育的社会偏见
   在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社会现实下,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近些年显得步履维艰,生源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令人忧虑。就学前教育生源素质来说,虽然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幼教热”的出现使近年招生人数增加,但生源素质已和过去相差甚远。这也导致了社会大众对中职教育的质疑和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的前行道路变得坎坷起来。因此,有效进行学前教育课堂教学,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下一代儿童教育的负责表现,也是消除社会对中职学前教育偏见,推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中职学前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引路课程。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更充分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事实和规律,针对性开展保教活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引导成长。
   二、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现状
   由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如概念多而抽象、理论性较强等,加之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学好它本就难度不小。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认识到,如若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收效并不理想。而这一现状在许多基层中职校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一)传统课堂讲授法
   许多教师都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一对多的枯燥讲学,往往不能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有效转化。传授知识最快速的方式或许是可以依靠一对多的讲学来完成,但要达到“转化”目的,传统课堂讲学的“满堂灌”是不足的。大量抽象的概念和专业知识,会快速消耗学生在一堂课内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传统的讲学无法缓和这一现实困境。学生累积一知半解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缺乏实践机会,是无法完成知识有效转化的。
   (二)缺少对真实幼儿环境的接触
   缺少对学前儿童的真实关注,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仍停留在“纸上谈兵”,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难以与学前儿童“共情”,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比较主观片面。学前教育工作者最终总是要面对学前儿童,因此在中职教育阶段,学校及教师就应该尽可能提供环境、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学前儿童。
   (三)考核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考核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专业知识记忆为主的考核方式等于是在告诉学生,这一门课的重点就是背诵,背会的知识点越多,对课程的掌握度越高。不可否认,基础知识是这门课的根基,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实践能力也应纳入考核要求,引导学生对实践的重视。
   三、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跟中职学生有许多的接触。发现相较普通高中生,他们其实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首先,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在结束三年的中职教育后要进入工作岗位,未来就业的恐慌感以及身为学生的稚嫩心态在他们身上交织,形成冲突,有时候会导致一些不可控的“出格”行为。其次,他们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根据笔者的观察,中职学生普遍有较开朗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除了对学习感到吃力之外,他们对其他大小活动总有饱满的热情和想法。
   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有效的教学策略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一)宏观角度
   1.重视师德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对师德的培养,尤其对奋斗在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学前儿童来说是启蒙老师,也是人生路上的一盏启明灯。然而,中职阶段的学生尚处在青春期,不可避免会存在叛逆心理,对这部分学生,中职教师要细心引导,从情理角度教化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师德建设,提高自身即将成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2.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以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鼓舞学生,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2]。将传统教学理念和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转化教学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学体制。
   (二)微观角度
   中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堂教学,需要采取具有科学意义的实操性策略,最大限度提供学生的知识转化机会,确保未来可以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中。笔者经过研究,提出以下四种课堂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强,学生如何有效掌握,教师的讲授方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宰者,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和记笔记。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反过来也是对教师上课热情的打击。传统的语言教学不仅不能发挥课堂优势,甚至产生负面效果——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只学会记忆考试重点,忘记学科的目的,对未来从事教育工作会留下隐患。
   建議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从声音、画面、文字等多角度覆盖学生的视听感知,增强“画面感”。多媒体易于反复展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比较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儿童的兴趣[3]。
   比如,讲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新进展”这部分知识时,由于理论性较强,如果单纯靠口头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教师可以借助生动的画面,对历史进程进行介绍,重点知识用动画形式进行演示。并提示学生之后会有“有奖问答”,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知识讲述部分完成后,引导学生一起完成黑板的历史时间轴,参与回答者无论对错,都可以获得奖励,形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当每一个历史节点填写完成后,教师还可以重复展示教学课件,帮助学生二次记忆。
   2.增加教学案例的分析
   理论知识的理解往往需要配合案例进行,案例的有效分析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一环。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接触真实的学前儿童群体前,大量的案例积累作为实践信息储备,可以降低学生在遇到真实情况时的紧张感。在课堂教学中,案例可以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教学案例,也可以是真实的幼儿园案例。前者由于是教师自主编写,对知识理论的结合性比较强;而后者更具分析价值,并且往往体现为综合案例,并非一个理论知识就可以分析完成,经常需要多个理论知识相互结合。因此,在分阶段教学的前期,建议教师可以针对性地编写教学案例。等学生的理论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再用真实的案例进行巩固学习,引导学生结合多种理论自由分析。
   案例课堂最重要的一点是互动性,案例分析不该只是教师讲授“标准答案”,而要鼓励学生自由发言,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才能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学生的吸收程度,动态调整下一堂课的知识结构和教授方式。
   3.鼓励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如果能得到正确引导,效率常常会高于教师的讲授。因为在学生中间,发言的权力是平等的,学生不会感受到老师作为“权威”的压力,也就不担心说错。
   小范围的合作学习,也是可以在课堂上实践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教学任务,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研究教材、合作讨论,与组内成员交流想法。例如,在讲授“学前儿童情绪情感”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前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搜集案例、照片,也可以是文字小故事,一起拿到课堂上分享。每组进行各自的分工,不同的人负责不同情绪方向,可以尽量收集到比较多的情绪方向供学生讨论。分享是将知识和观点表达的过程,表达之前就已经完成学生自我对知识的思考。当然,教师要注意限定时间,明确讨论目标(即任务、问题),避免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讨论教学以外的内容。最后,留出一定时间,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疑问,做集中解答。
   4.提供实践机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注重实践性的理论课程,因此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是学生毕业后顺利适应岗位的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等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4]。实践类的课程可以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幼儿园环境,接触真实的学前儿童,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对象感的缺失”,提前适应与学前儿童的相处环境。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完善实训室建设,使实训教学不流于形式。同时要有合作稳定的幼儿园,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转化知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如何有效完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课程教学的研究重点。只有用恰当的方式实现课堂知识的有效转化,才能培养真正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从而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媛.浅析高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76-177.
   [2]王敏.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改革[J].现代交际,2014(8):144-145.
   [3]李佳,曹紫杨.基于翻转课堂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特立学刊,2018(5):43-47.
   [4]牛志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