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何开展,是关系到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因素。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新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发展道路。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思政课 教学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给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在新媒体时代条件下,如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學面临的问题
  1.1“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新的历史条件下,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学校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媒体设备、电子课件的运用逐渐改变着“一支粉笔写春秋”的单一的传统授课形式,视频、音频等音像材料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感受。但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文本解读、知识讲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自媒体的使用从信息掌握速度和广度上冲击着教师的课堂权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如何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始终保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何在教学中真正改进方式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迎合学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式方法改进值得注意的问题。
  1.2“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
  当代大学生以“95后”“00后”为主,他们生活于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各种文化交融涌入的时代,学习习惯、交流手段、认知模式、思维模式等方面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与以往时期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出生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成长于科技发达网络发达的时期,他们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思想独立,不在空泛地关注政治,盲目地释放激情,政治意识、理想激情逐渐被理智、客观、冷静、现实的头脑所取代。他们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大局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缺乏,“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价值取向多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体教育优势的逐渐淡化,都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大班授课和公开课的形式。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教学对象不同,多媒体教学凸显不足:(1)授课过程中多是采取传统的灌输传道的方式课程教学多以宣读PPT为主,重点难点难以把握且内容过多;(2)课程内容及方式过于单一,易显枯燥;(3)学习方式易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互动,尤其是课后缺乏交流等。面对信息时代化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要求、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高校的形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说教、书本学习等形式,要结合新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灵活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实现思政课教育的目的。
  1.4“互联网+”时代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思政课程评价是思政课程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权衡思政教育目标设置与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不如预期,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课程评价方面存在很大误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评价对象窄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单调、评价目标过于量化等问题。只有扩大评价对象,形成以教师为主的多方面参与的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同时评价目标摆脱过于量化现状,才能客观科学地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评价,最终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单一的思政课程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探索
  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与其深度融合,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迎来新的改革发展机遇期。
  2.1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教学的网络化教学主要依托于网络课程平台和学习资源, 它们是实现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依托。在混合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具有上述教学技能之外, 还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技能, 在课堂上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2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打破时空限制,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举办等形式,也可以结合新媒体网络平台,采用音像、视频、图片等载体,选取更加灵活有效的形式来开展工作。网络利用的方便,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教育的时效性。但与此同时,当代高校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何结合信息时代化,灵活有效的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选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对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积极利用蓝墨云平台,依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层评价。在分层评价环节,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对学生进行测试、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兴趣与习惯,对学生作定位性评价;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中对学生课前预习、上课签到、学生讨论、作业等情况,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分层赋予一定的经验值,进行过程评价;对基础层以激励为主,明确努力的方向,对提高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现不断超越;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3思政课程教学新模式实践意义
  教学是一个综合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构建思政课程评价体系,设计与建构思政课程教学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能力优势,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将各方面的能力有机整合,形成每个人的核心专长和独特优势,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程的兴趣,大大提高思政课程的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娜.“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9).
  [2] 杨继枝.试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09):121-122.
  [3] 张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9):2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9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