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红斌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实践体会,就任务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有效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高中化学;有效实施;教学体会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要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即学生能够调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参与课堂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一种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以下,笔者拟结合自身实践体会,就任务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有效实施展开探讨,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由浅入深,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作为组织教学的基点和重心,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一系列学习任务,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教师通过提出任务让学生执行,并帮助和促进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掌握学习内容,锻炼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任务的设计无疑是该教学法实施的核心和基础,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便在于任务设计科学恰当。从笔者的探索实践来看,任务的设计既不能太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范围,又不能太简单而毫无挑战性,以至“驱动力”太弱。简言之,即由浅入深,区分梯度,兼具落地性和挑战性。例如在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组基本概念时,笔者为学生设置了如下任务:
   “(1)理解并能准确叙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各举三个以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例子。(3)铁、铜等能导电的单质是否属于电解质?三氧化硫和氨等溶于水能导电的气体是否属于电解质?分别说明原因。(4)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态下能否导电?说明原因。(5)现在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可以看到,上述前四个任务从基本概念的理解开始,逐步经历举例、判断以及解释三个不同难度的运用层次,由浅到深,层层推进,但其核心指向又均为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切实理解,最后一个说明两者区别的任务又与第一问首尾呼应。这样的任务设置便于学生很好地入手和展开思考,从而也就利于其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保证最终取得良好效果。
   二、创设情境,呈现任务
   任务一般是在课前设计妥善,课上宣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来完成。由于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实施十分依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在呈现任务时,教师要采取合理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这一步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课堂导入,旨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一般而言,任务的导入和呈现方式是多样化的,需要教师根据教授内容的具体特点灵活采取恰当方式,这一点和课堂导入也是相通的。这里我们重点探讨呈现任务时最常用的创设情境法。
   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环境或氛围,旨在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其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就化学学科来说,演示实验情境无疑最能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在呈现任务时最常用和有效的方式。仍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教学为例。在宣布任务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溶液导电实验,一组是电解质溶液,一组则为非电解质溶液,以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什么有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有的则不能呢?两类化合物之间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呢?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探索来学习化合物的一种重要分类法——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大家完成了以下的学习任务,上述的疑问也就可以完全消除……”这样就在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一定程度激发的同时比较自然地引出了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带着较高的主观能动性投入探索过程中去,为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完成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但多数情况下以前者为主。大体而言,多数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不仅更容易完成任务,效率更高,利于教师把控课堂进程,而以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本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及化学素养的培养。小组合作的实施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力求使各个小组的整体实力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的优势或劣势存在,从而确保小组间的竞争具备公平性和可比性,组内各成员则应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强项弱项等方面保持较大差异性,尤其是学习成绩应尽量呈现梯度分布的特征,以便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更好地发挥合力。在合作学习进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把控者和服务者,确保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具体实施。事实上,任务驱动教学历来都是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思考总结。本文为一己之见,尚盼有识者指教。
   参考文献:
   [1]杨慧.任务驱动下高中化学课堂效率优化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27.
   [2]董志红.高中化学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56.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4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