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雪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被广泛提倡,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逐渐体现出来,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互动沟通,增进双方之间的互相了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仅对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的关系构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互动更加受到重视,下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了解情况,方便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从而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课堂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高效互动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教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思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在成长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而这些往往与语文教学中的道理与人生的意义教学相关联。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更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运用语言艺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利于在沟通中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形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对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堂上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艺术和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方法,在许多实际的教學情境中,教师没有注意沟通的时间与环境,往往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而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语言艺术,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内与教师进行沟通互动,教师除了课上与学生的互动,在课下也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了解,这样才能够增进师生感情,使学生更加配合语文课堂的教学。
  (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对学生的教育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很少存在互动,也没有互动的机会。这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意识的表现。而且,在实际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对教师难以真正敞开心扉,教师也难以换位思考,这些错误的沟通意识对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师生间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教师要增强互动意识,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首先教师自身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意识,主动尝试在课堂上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增进对学生学习情况与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与实际表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任务。在讲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一同探讨,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启发与引导,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也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在沟通中,教师应坚持平等原则,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同时也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对他们进行同样的关心与爱护,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高效。
  (二)建立开放式的自主学习课堂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轻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也需要开放式的能够有机会进行互动的课堂机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开放式的自主学习课堂能够对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开放式的自主学习课堂,能够促进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更多的扮演着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协助者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与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新的知识,需要与教师进行更多的平等关系的沟通互动,而且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从而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但是关于自主课堂的开展,也有着一些需要教师注意的地方。自主课堂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上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自主学习模式,从而在增强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丰富互动形式,采取恰当的方法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教师采取的互动方式不恰当或是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对师生互动不是很配合,甚至还会出现抵触心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不仅仅是在教学中采取向学生提问的互动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课堂形式,将课文的内容展开详细的讨论,或是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回答,在课上与学生进行想法意见的交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想法进行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或者进行一系列的小游戏,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游戏或是进行一些有趣的猜谜游戏,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既能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又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提升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是运用情感艺术进行交流互动。例如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轻易打断他们,或是采用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从与教师的互动中得到一定的收获。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课堂学习效率,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性时,除了要提升自身的互动意识,学习一定的交流技巧,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互动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与关心,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高效,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晓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有效话语沟通[J].考试周刊,2017(79).
  [2]刘莹莹.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33).
  [3]胡晓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艺术[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1).
  作者简介:何雪平,女,1972年生,甘肃天水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