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中小学生违纪现象看学校的德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快,然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当遇到某种偶然事件的诱导和激发时,往往会缺乏思考,不顾后果。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探讨,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入手,切实关注、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学生违纪;现象;学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3-016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3.164
   一、违纪现象的种种
   第一,有些学生认为知法、学法、守法是大人们的事,与自己无关,法律和纪律观念都非常淡薄,常常连自己做了违法乱纪的事还不知晓错误。
   第二,由于社会阅历不足,一些中小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判别能力,对于“真善美假恶丑”的东西无法鉴别,对一些丑恶的东西没有判断能力,甚至盲目崇拜模仿。
   第三,有些学生受“相互攀比、自我炫耀”心理的影响,花钱如流水,请同学上饭馆、进网吧;出钱请别的同学帮他做作业;和同学闹了矛盾后,不是向老师反映问题,而是出钱请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来替自己摆平;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却在生活上要求爸爸妈妈超出自己家庭的承受力,给自己很多的零花钱,讲究吃好、穿好、玩好;
   第四,更有甚者,打架斗殴、逃学、缺课、作弊、偷盗、谈情说爱、抽烟喝酒、勒索同学等。
   二、违纪现象成因剖析
   (一)家庭问题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大多数严重违纪的学生一般都有着家庭教育失控的问题:比如家庭教育方法不恰当,要么是家长对学生管教过于严厉,动不动就拳打脚踢,要么就是溺爱,对学生“百依百顺”。另外,有些家長自身不注重道德形象,无法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无形中缺乏了对学生的教育说服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长期做生意或工作太忙,对学生疏于管教,只知道给钱,对学生的基本教育却忽略了。还有就是父母离异或关系恶化,学生完全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呵护。
   (二)学校德育工作不理想
   目前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最主要的还是知识德育,即通过课堂上对道德知识的讲授来提高学生最基本的德育认识。学校德育的课程化、学科化、知识化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德育教育本身的特点来看,无论是德育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便在于影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形成最基本的道德性格。
   (三)忽视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
   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主要是考查学生基本德育知识的掌握,另外注重于学生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而对于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产生了影响,往往是采取了最简单的量化方式。如某某学生为班级做了多少件好事,参加了多少次义务劳动……而对学生进行了上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后,学生无论是爱心、同情心,还是自尊心、责任感等还是没有得到发展,并没有作为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受到关注。
   (四)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
   人的智商高低是呈正态分布的,但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者却苛求每个学生都反应敏捷、接受力强,而家长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显然,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适应考试,提高分数相比,品行的纠正倒是次要的了。
   社会信息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前所未有的,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消极因素。如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观念侵蚀、不良精神文化产品的毒害和不良社会风气、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黄色文化”等,都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三、违纪现象的启示
   (一)重视学生的品格发展与培养
   重视学生的品格发展与培养,是当今新时期下学校德育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内容。无论是学校提倡的品格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不应该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通过学校每年、每月、每周、每天的具体教育活动的安排而得到逐步的实现。另外,这种安排不仅有具体实在的目标,还要有明确细致的步骤和具体的操作方式。
   (二)加大法制和纪律教育力度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信息社会,面对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而学校教育正是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沿阵地。
   (三)多方合力
   社会、学校、社区、家庭的密切结合和共同努力,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纪犯罪的必要因素。因此建立起这种密切结合的纽带和机制,建立起全社会都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意识和操作模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教育是一项伟大事业,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公民,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小兰.让学生健康成长——小议德育的几点心得[J].卫生职业教育,2004(6).
  [2]牧仁.中小学生的社会化与学校的德育工作[J].内蒙古教育,1997(3).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周斌德(1980.8—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