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析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19例)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第7天研究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这也增加了患者病死率,据相关研究指出,对于此类患者来说,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可以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降低病死率[1-2]。本文探析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择取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例择取时间范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患者中,男11例,女8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5~70(62.36±12.47)岁;研究组(19例)患者中,男12例,女7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6~71(62.40±12.53)岁;对照两组一般资料发现不存在统计学层面差异,证明本研究对照结果有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19例)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19例)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復锻炼治疗:①在循环不稳定阶段,利用呼吸机使患者呼吸保持通畅状态,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潮气量控制在4~6 mL/mg,高呼气末正压通气控制在15~25 cmH2O,每次肺复张保持30秒~2分钟,每天12次,并指导患者开展肢体训练,注意控制运动量,每天1次。②在循环相对稳定阶段,维持药物剂量,对呼吸机潮气量进行调节,增加2ml/mg,高呼气末正压通气水平降低5 cmH2O,每次肺复张保持时间延长3~5分钟,每天6~8次,并开展上拉皮筋、握力器锻炼肌力锻炼,每天3次,每次15分钟。③循环稳定阶段,采取间断性呼吸机治疗,每天带机活动2分钟,并逐渐增加活动时间,脱机时开展深呼吸、吹气球等锻炼,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氧合指数进行分别测定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分别为(89.52±16.27)mmHg、(90.13±16.55)mmHg,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第7天研究组氧合指数[(256.85±46.52)mmHg]高于对照组[(206.26±49.63)mmHg],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针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并与常规治疗作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第7天研究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效果更佳,可以使患者的氧合指数得到改善。这主要是因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呼吸机通气治疗有辅助作用,对引出分泌物有促进作用,可以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同时可以使患者血氧饱和度得到改善,病死率降低[3]。另外对患者肺功能指标也有改善作用,使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因此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的效果确切[4]。
  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郭萃蓉.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8):21-22.
  [2] 查   欣.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实施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01(05):138.
  [3] 吴灿俊.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8,05(38):124-125.
  [4] 梁泽平,商   璀,蒋东坡,等.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08):955-958.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1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