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将专业社团纳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提升專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专业社团的概念特征以及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和路径,提出会计专业社团管理中应注意的五方面问题。
  [关    键   词]  专业社团;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088-02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迅猛发展,社团的数量、类型和成员人数都大幅增加,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认识到专业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专业社团组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迫切。
   高职会计专业与企业实务联系紧密,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技能培养要求高,仅靠课内教学并不能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专业社团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对加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专业社团的概念、特征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是由高职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组成的团体,依据章程自主开展有益成员专业成长活动,以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为背景,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社团活动,活动服务于学生职业成长,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专业社团具备如下特点:(1)专业性。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是基于课程专业知识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各类社团活动围绕专业教学开展,与企业、行业进行对接,融入企业内容,最大限度贴近学生职业领域。(2)实践性。专业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能够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活动过程中还能潜移默化地发挥职业素质教育的作用。
   因此,专业社团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在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素质拓展等方面起到良好作用,培养拔尖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能把专业活动深入班级学生中,变成学生自发的行为,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专业社团的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社团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会计专业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然而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需要打破传统课堂划分,融社团活动于第一课堂之内。开展以兴趣导向和实践为主的社团活动,既为学生提供锻炼专业技能的平台,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专业社团对人才培养的辅助支撑职能。
   (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
   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开展的校园社团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促进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消化吸收。组织社团成员参加专业技能比赛,能促进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企业ERP沙盘社团由于课内课时较少,实训强度比较大,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习,可以让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大量的时间参与对抗赛,“以赛促学”积累经验。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利用社团成员在个性、能力方面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技能的不断成熟。
   (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会计职业素质(如诚信和沟通协调能力)仅仅通过一些常规的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学生通过加入专业社团和参与社团活动是一个非常可行的途径。举办的会计、审计、税务等专业实践、集体研讨活动使社团成员进一步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活动中的策划、经费、设备场地等具体问题都需要大家的分工协作来解决;利用专业活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使社团成员的社会适应性和交际能力得到广泛提高。
   (三)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
   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消化、吸收课堂的教学成果,鼓励学生探求更广、更深的知识,社团成员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自觉地培养专业兴趣和意识,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个体意识和协作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主体人格,另一方面,社团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实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专业社团纳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专业社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划分为专业认知、专业单项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社团要求学生具有的专业知识不同(如下图所示)。社团布局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辅相成,社团活动与教学计划方案保持一致,以实践体验活动为主,纳入教学计划管理,同公选课一样进行学分管理。
   (一)专业认知层次
   主要面向一年级新生,如会计文化社团、专业认知社团等,社团活动主要对新生开展专业启蒙教育,强调每个学生均要参加。
   (二)专业单项实践层次
   主要面向二年级学生,对接会计专业方向组建手工会计、税务、信息化、审计、企业沙盘、综合技能、财务案例等社团。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以便深入学习,体验实践活动。
   (三)专业综合实践层次
   主要面向三年级学生,选择合适的优秀学生组建自主创业团队和技能竞赛团队等,参加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全国税务和审计技能大赛,参加学校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比如“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厅开展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强调跨专业实践,通过参与比赛或教师项目实现优秀人才培养。    四、会计专业社团管理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升会计专业社团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社团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問题。
   (一)制订专业社团管理制度
   会计专业社团的建设不同于其他非专业社团,其成立宗旨是以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因此社团成立时应由会计专业负责人参与章程制订,社团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明确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的社团活动计划、社团成员申请时应具有的基本要求、社团成员考核方式等。比如税务社团主要目标是税务知识普及及为企业开展税务服务,社团活动可以包括邀请企业财务负责人开展讲座,对至少五个行业企业进行分组调研,撰写案例报告或税务筹划分析报告,利用纳税平台进行申报实践等。
   专业社团干部需要从高年级专业较好的学生中选拔,具有一定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专注于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研究,善于对社团的发展进行长远的思考。制定明确的专业社团管理制度:社团章程、学期活动计划、经费使用预算方案、社团会员的管理和考核、活动场所管理、社团资料保管等。
   (二)明确指导教师和考核制度
   会计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需要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通过选择恰当的课题、技能训练指导、解决问题途径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并能对学生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此外还可以邀请校外企业人员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参与指导。
   学校对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制订明确的要求,让其明确职责以及考核制度。由于专业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甚至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对专业社团进行不定期的指导,因此学校应通过计入工作量化考核和职称评价体系等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指导专业社团活动。
   (三)建立学院为主的管理模式
   学生社团通常由院系学工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是针对专业工作无法做出指导,因此会计专业社团以专业院系为主,由专业教研室共同参与管理,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学生主导的运作模式。指导教师对专业社团的管理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方面,或者为大赛培养人才,或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由于指导教师往往教学任务较重,社团事务性工作可以由学生工作部门辅助管理,在专业社团的发展方向、管理方式上,给予各教学学院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技术指导。负责社团干部培养管理,把握社团发展的整体方向,并辅助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提供专项资金和活动场所
   学校应为专业社团提供专业的软硬件支持。会计专业社团可通过拉赞助的形式获得活动资金,但毕竟学生筹集资金的渠道和能力有限,依靠这种方式获取活动资金没有很大的保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社团活动经费应由学校给予支持保证,确保专业社团开展活动不受到经费的制约。
   专业社团在活动时学校应安排固定的实训室为活动场地。比如企业ERP沙盘社团开展活动的计算机机房,审计社团使用的会计资料和审计软件等,这也有利于提高学校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固定场所可以避免与教学活动或其他类活动相冲突,减少对社团活动的影响。
   (五)确立社团成员考核方式
   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度,保证社团活动的质量,对社团成员管理过程采用学分管理。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升社团活动层次和质量,考核方式包括社团成员活动参与度、贡献度,活动完成情况,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成绩等。专业社团考核时重点寻求与技能比赛的契合点,是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校内外提供的专业服务情况等。
   专业社团管理的外部监督反馈也应到位,由于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能获取学分,学校教学督导部门应参与社团运营管理,学工部门也应随时关注社团是否按照社团章程、社团活动计划完成活动,是否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等,通过外部考核促使社团活动不偏离目标。
   总之,会计专业与企业实务联系紧密,仅靠课内教学并不能完成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将专业社团的建设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对加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明.基于专业社团建设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0(11):90-91,94.
   [2]刘洪.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7-80.
   [3]张婷,董彦汐.高职学生专业社团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浅谈[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17(7):35-38.
   [4]吴东照.高职院校技能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5]叶绿美.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70-73.
   [6]马志新,王海英,钱玉婷.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建设路径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3):106-109.
   [7]郭永邦.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定位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9):59-60.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