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毒结膜络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从病位、病因病机两个方面阐述毒结膜络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联系,提出以益气解毒、通络止痛之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毒;膜络;膜原;病因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至晚期可呈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强直和畸形,且可伴关节外损害,其发病与环境、遗传、病毒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尚无法根治[1]。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历代有“历节”“顽痹”“尪痹”等称谓,中医多采用脏腑、八纲辨证进行论治,虽具有一定优势,但RA病情易反复,且难以遏制其进展。笔者结合历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提出“毒结膜络”为RA的主要病机,采用“益气解毒,通络止痛”法论治,以期进一步丰富中医药诊治RA理论,提高临床疗效。现将“毒结膜络”与RA的相关性论述如下。
  1 毒结膜络理论
  1.1 毒邪致病 《素问·刺法论篇》记载:“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可见毒邪作为致病因素在中医典籍早有记载,且有典籍认为邪气的蕴集、亢盛,皆可谓“毒”,既可由多种邪气蕴蓄酿毒,亦可指特异性致病因素。如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谓:“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曰:“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李元文[2]亦认为,邪盛谓之毒,邪气均可化毒、产毒、聚毒、酿毒,且毒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1.2 膜络特点 《黄帝内经·素问》中多次提及“膜”“筋膜”“膜原”“肓膜”等,表明古人在《黄帝内经》时期已经通过解剖发现“膜”的存在,并对不同位置的膜进行命名。如《素问·举痛论篇》记载:“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素问·疟论篇》谓:“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曰:“五脏皆有募原。”
   随着历代医家对膜原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该理论至明清时期已渐成体系,认为膜原為身之半表半里,提出肉理、脏腑、胸腹等之间,与其夹缝之处的膜状组织均为膜原的观点,且明确其理论对痹证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如吴又可《瘟疫论》[3]
  记载:“邪气盘于膜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里,里气不能过于表……是为半表半里。”薛生白《湿热病篇》论述:“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张景岳《类经·疾病类·痿证》记载:“筋膜者,按全元起曰:人皮下肉上筋膜也。盖膜犹幕也,凡肉理脏腑之间,其成片联系薄筋,皆谓之膜,所以屏障血气者也。凡筋膜所在之处,脉络必分,血气必聚,故又谓之膜原。”周学海《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伏邪皆在膜原》记载:“膜原者,夹缝之处也……故能邪伏其中,不碍大气之往来,古书所谓皮中淫淫如虫行,及行痹、周痹左右上下相移者,皆在皮肉夹缝之中也。”
   随着膜原理论及西医学的发展,膜原理论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具备新时代的生命力。如姜欣等[4]基于中医文献及西医学观点对“膜”的认识,提出膜为人体最大器官的观点,认为膜系包含现代解剖学的结缔组织、脉管组织、黏液组织等,具有行津血、调脏腑、络筋骨、通表里等作用,寒、湿、热等邪气易侵袭膜系而致病,与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存在关联,且认为膜系与经络密切相关。
   络病以络脉损伤为基本病机,气血瘀滞为病理,累及形体、脏腑等为临床特征。《素问·痹论篇》谓:“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百日久恙,血络必伤。”《医门法律·络脉论》记载:“故外邪从卫而入,不遽入于营,亦以络脉缠绊之也……然风寒六淫外邪,无形易入,络脉不能禁止。”说明络病在临床较为多见,且络脉易受风寒等外邪侵袭。徐光福[5]认为,络病的定位与毛细血管相关,具有病变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病程长、久发难愈等特点。吴以岭[6]提出“孙络-微血管”概念,且基于“孙络-微血管”研究通络治疗心系疾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上膜原及络脉各自特点及相关论述,均表明膜原及络脉之间具有一定关联,且《释名·释形体》曰:“膜,幕也。幕络一体也。”直接提出“膜络一体”之说。若毒邪侵袭结聚于膜络致病,可表现为疾病迁延难愈、症状复杂多变,且致病剧烈、伤正明显等特点。
  2 RA与毒结膜络论
  2.1 病 位 《灵枢·周痹》记载:“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内不在脏,外未发于表,亦为半表半里之地。”风寒湿邪客于外分肉之间,提示痹证的发病部位为半表半里之地,暗合膜原之半表半里之论。《临证指南医案》记载:“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亦表明络脉是痹证的常见病位之一。西医学研究亦证实,滑膜炎、血管翳的形成为RA基本病理改变,与“膜原-结缔组织”“孙络-微血管”的认识基本相同。
  2.2 病因病机 RA的病因病机以正虚为本,外感为标。如《素问·痹论篇》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类证治裁·痹证》记载:“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为痹。”《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记载:“痹者,闭也。三气杂至,雍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诸病源候论》首先提出“热毒致痹”的观点,且体现了毒邪致病具有暴烈、复杂多变、内伤脏腑等特点,其记载:“热毒气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热赤肿痛也。”许崇卿等[7]结合中西医文献资料研究,探讨RA之“痹”证外邪的现代理解,认为外邪之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作为始动因子,引发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这些观点与邪气蕴蓄酿毒,结聚膜络、耗伤正气并猛烈损害机体的认识基本一致。与现代研究认为RA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复合物沉积,促使多种细胞因子、mRNA及信号转导通路在滑膜和骨质中发挥破坏作用的认识具有相似性。   3 RA论治
  3.1 益气解毒 《素问·评热病论篇》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日本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简释曰:“此非邪凑则气虚之谓,言气所虚处,邪必凑之。”RA的发生以内外合邪为基本病因病机,正虚是RA发生的关键,也是毒邪深伏膜络的基础,疾病迁延不愈,以致正气更虚,结合前文论述外邪蕴蓄酿毒,结聚膜络、耗伤正气为患之论,故治疗当注重培元益气解毒,现代免疫学研究证实,常用益气类中药黄芪甲苷可增加T、B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亦可抑制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抑制促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FB1)而缓解炎症反应,在RA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8]。
  3.2 通络止痛 《医门法律·络脉论》曰:“而用药之际,不加引经透络,功效羁迟,安得称为良工耶?”RA发展至后期常累及多组织、器官,中医学载有“久病入络”“不通则痛”之谓,即邪毒结聚膜络隐曲之所,阻滞气机,不通故痛,用药非引经透络之品不达病所,故RA的治疗当注重通络止痛。部分学者针对《中华本草》通络类中药研究,发现通络类中药高频功效有祛风、止痛、活血、舒筋、除湿等,多应用于风湿痹病、肢体麻木等病症,且认为通络类新药的研发中应重视藤类药应用[9]。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雷公藤可通过NLRP3、TLR、TREM-1等模式识别受体分子及其信号通路,抑制与RA疾病活动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从而对RA的治疗发挥积极作用[10]。苏嘉焱等[11]研究发现,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可显著提高抑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并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降低其毒性。
  4 毒结膜络相关理论论治RA的研究
   陈广峰等[12]认为,伏毒是导致RA复发的潜在病理因素,临床以伏毒理论指导辨证立法,以大剂量黄芪、雷公藤等药治疗某5年RA病史女性患者,取效颇佳。刘维[13]研究发现,解毒通络法(青风藤、黄芪、乳香、没药、生地黄等)可能通过干预RA的Kupple样因子6-卵泡抑素相关蛋白(KLF6-FRP)調控炎性因子的分泌、释放,从而减轻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炎性反应,延缓其炎性病变进展。亦有部分医家探讨从膜原论治RA的中医理论,验之于临床取效颇佳[14-15]。
  5 小 结
   RA因具有病情易于反复,病程中受累关节疼痛难忍、病变后期受累关节畸形及无法治愈等特点,治疗颇为棘手,已然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中医药从脏腑、八纲辨证论治RA虽取效颇佳,但难以诠释其病情易于反复等特点。本文从病位、病因病机两个方面对RA毒结膜络理论进行总结,认为结毒隐匿,深伏膜络,以致胶着难解,每因外感或正虚而复发,可更好地解释RA全病程。疾病初期,机体正气不甚亏虚,毒邪结聚膜络,隐于幽曲夹缝之所,尚难伤正致关节畸形等,病变较轻;病变后期,正气暗耗,当外邪引动伏邪,内外合邪而发病,可因毒盛正虚,或邪正抗争激烈,患处红肿热痛明显,侵筋蚀骨而畸形致残。RA缓解期虽病情平稳,症状轻微,但亦当规律服药,防毒邪暗耗正气,损膜伤络,侵筋蚀骨。部分医家运用膜原理论、伏毒理论治疗RA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更是从疗效上得到证实,故在此基础上,提出RA的“毒结膜络”之论;以期进一步丰富中医药辨治痹证理论,指导临床诊治RA立法处方,提高中医药临床诊治RA水平;更期待下一步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阐释该理论,丰富“毒结膜络”论治RA的现代科学内涵。
  6 参考文献
  [1] 赵璐,何东仪.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7):71-74.
  [2] 付蓉,张丰川,蔡玲玲,等.李元文教授从毒论治皮肤病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8,13(11):2685-2689.
  [3] 明·吴有性.瘟疫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
  [4] 姜欣,谷晓红,刘铁钢,等.中医膜系理论探究[J].中医杂志,2018,59(17):1441-1445.
  [5] 徐光福.络病的内涵及其外延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5,23(1):96-98.
  [6] 常成成,魏聪,吴以岭.脉络学说“孙络-微血管”概念及其临床指导意义[J].中医杂志,2016,57(1):7-11.
  [7] 许崇卿,齐晓凤,施杞,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之“痹”证外邪的现代理解[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11):1883-1890.
  [8] 曹玉冰.黄芪甲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5):954-960.
  [9] 齐彪,胡小勤,杜正彩,等.《中华本草》收载通络类中药药性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8):655-657,661.
  [10] 谢艳,郭云鹏.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4):72-75.
  [11] 苏嘉焱,张锦锦,王程成,等.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J].中成药,2018,40(9):2068-2072.
  [12] 陈广峰,许冰,张艳艳,等.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期从伏毒论治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12):982-985.
  [13] 刘维.解毒通络法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1,28(3):234-236.
  [14] 刘蔚翔,施雨,邱明山,等.从膜原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1):47-48,55.
  [15] 韦嵩,刘小平,陈志煌.应用经筋膜原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1):11-14.
  收稿日期:2019-03-16;修回日期:2019-07-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7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