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绝经及血清GLU、FIB、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绝经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以及体内血清血糖(GLU)、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于2016年1月~2019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及脑病科住院治疗的40~60岁女性患者232例,分为已绝经组和未绝经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检查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比较其血清GLU、FIB、CRP水平。结果 (1)绝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呈正相关(P<0.05);(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较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GLU、FIB、CRP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绝经可加快女性颈动脉粥样硬斑块进展,同时,血清GLU、FIB、CRP水平与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成正相关。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绝经;FIB;GLU;CRP
  [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0)01-295-0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血管慢性炎性疾病,病程一般较长,与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相关疾病的发生及进展关系密切,是临床常见疾病[1],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等的共同病理基础,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多种心脑血管急症[2-3],因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手段[4],临床应用广泛,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病变的有力证据。为探讨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与绝经及血糖(GIU)、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5-6],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部分女性患者,了解其月经及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检测其血糖、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拟阐明绝经及血清GLU、FIB、CRP水平与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7],以便指导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及脑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入选标准:40~60岁,女性,临床资料完整,能配合完成病史资料采集。排除标准:月经史不详及非自然绝经者,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及免疫性疾病,不能配合完成病例资料采集者,符合入选条件的共232例。
  分组:(1)依据患者是否绝经分成两组,即已绝经组和未绝经组,其中已绝经组171例,未绝经组61例。(2)依据患者入院查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非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斑块组103例,非颈动脉斑块组129例。
  1.2研究方法
  (1)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垫置低枕头,头略后仰偏向一侧,运用HITACHI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部动脉,探头频率7~12MHz,放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或后缘,依次从颈动脉起始处至颈内动脉入颅,对于颈总动脉远端、颈总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起始处重点检查,因为此三处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发部位。并同时检查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注意观察血管形态、内膜状况和有无斑块及斑块大小。临床上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部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确定是否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IMT≥1.3mm定义为斑块。(2)GIU、FIB、CRP水平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禁水12h,次日清晨分别用统一EDTA-2Na抗凝管采集5mL静脉血于试管中,离心后取上清放入4℃冰箱,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7600型)测定GLU、FIB、CRP水平值。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颈动脉斑块组与非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冰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绝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已绝经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未绝经组,绝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GLU、FIB、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女性患者与非颈动脉粥样斑块女性患者GLU、FIB、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可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多系统危急重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8]。有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在绝经女性中较常见,绝经后女性发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前明显增加,这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关系密切。雌激素可能通过改变机体血管内皮的生理特性和动脉壁构成而保护动脉,从而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绝经后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发展[9-10]。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加快的机制可能与雌激素下降有关,目前雌激素替代治疗成为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亦证实,绝经后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多。望能够引起临床重视,早期发现危险因素,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为全身血管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故炎症反应伴随本病的始终。炎症反应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关键因素[11-12],其中炎症标志物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13]。研究发现,血液中FIB、CRP水平升高,可介导血小板发生聚集时的脱粒反应,增加血管内皮组织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14-15]。本研究亦证实,发现通过比较患者的GLU、FIB、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发现患者GLU、FIB、CRP水平的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呈正相关,表明机体高GLU、高FIB、高CRP状态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有研究亦证实,血糖水平升高后形成大量糖基化终产物、引起氧化应激状态,可导致血管收缩、抗栓能力下降、血栓形成增加,血管基质增生,最终导致斑块形成。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凝血状态、炎症因子水平的控制对于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莹莹,傅继华.脂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9,36(2):1-7.
  [2]陈志健,袁永伟.血糖水平、颈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98-200.
  [3]周刚,于吉星.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9):30-31.
  [4]李耀新.颈动脉斑块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15(12):1467-1469.
  [5]惠朝暉,张永顶,石琼梅,等.血清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21(3):289-293.
  [6]黄劲,尹小建,黄芳.纤维蛋白原相关药物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9,38(3):167-171.
  [7]彭芬,丁文惠.女性绝经后后雌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2):130-133.
  [8]添添,周建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浙江医学,2019,41(4):393-396.
  [9]朱航,张瑜,董蔚,等.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3):95-97.
  [10]李志超,宁显忠,胥向红,等.女性绝经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0,31(23):3110-3111.
  [11]曼曼,陈盈,马迪,邢英琦.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通路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36(1):95-96.
  [12]宋芳,范丹,王志华.彩超与炎症因子水平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9,39(2):160-161.
  [13]白云,朱红艳,王海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IL-6、FIB和Scd401水平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10):39-42.
  [14]渠丽,牛享享,闫作惠,等.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5):463-468.
  [15]丁尚伟,谢玉环,李玉雄,等.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hs-CRP、MMP-9、TIM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10):1506-1509.
  (收稿日期:2019-07-29)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A320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0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