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葛亚丽

  【摘要】在我国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已然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是新时代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但很多阅读教学没有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阅读思维不够严谨,初中生在阅读量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些教学缺陷,本文就从时代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培养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做几点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初中;课外阅读;教学方法;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18-02
  【本文著录格式】葛亚丽.初中生課外阅读良好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2020,19(07):18-19.
  青少年阶段是读书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记忆力较强,无论对课内还是课外的知识,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阅读是每个孩子必须具备的学习技能,无论是课内的教材知识,还是课外的阅读材料,都含有积极的学习素材,值得学生学习和理解。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会从课外获取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很多学校为学生配备了相应的电子阅读室,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和学习,但仍有很多传统课堂的限制,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不断增强教学任务,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几乎没有自行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尤其是初三学子,每天有大量作业等待他们完成,连自习课也被安排得满满的。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状况下,学生完全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对课堂的知识学习也逐渐失去了能动性。
  素质教育需要学校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多给学生提供他们自行学习和阅读的机会,舒缓学生紧张的神经。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阅读引领,注意考察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欠缺内容,并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提供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当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便能自觉、自主地寻找阅读题材,从阅读活动中收获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接收能力。教师也能顺应时代的教学进程,利用课外阅读活动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带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发展。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
  (一)每日阅读训练,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
  作为教学的策划者,我们不仅要做好日常教学的备课工作,还要为学生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鼓励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有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当他们掌握了平日的知识点之后,可能会空余大量的学习时间,这时不能放松,而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学习的机会,进行自我阅读和提高。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同学,教师有必要为他们制订一个长期的读书计划。“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就会把阅读当作每日的计划和目标,改掉学习的随意性,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
  每日的阅读训练,可以从“内容、时间、形式”上来划分,保证每个孩子能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出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选择不同的阅读题材,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由于每一个学生从小接触到的学习环境不同,在语文基础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审美趣味与性格特点”的不同,制订出分层次的阅读计划,让每个学生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阅读题材,各取所需。
  (二)强化阅读素材,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
  课外书籍有很多类型,故事集、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各有其特点。有的阅读题材比较“复古难懂”,学生读起来拗口,甚至难以理解。这些题材不是不合适,只是具有深层次的情感,对学生的赏析能力和理解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好日常的阅读监督和引导,及时解决孩子遇到的阅读问题,带领他们走出阅读的困惑区。必要时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文化背景,加深他们对阅读题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月芳菲,玉兰绽放,渭水河畔春潮涌动,大秦故都风景如画。走在咸阳街头,杨柳依依、绿草如茵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一首极具文艺气息的现代诗,却不乏古文的韵味。对于语文常识和学习基础较弱的同学来说,这种阅读素材就像文言文,不仅读不通,还理解不了。这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一些切合的视频资料,给学生播放故都的人文场景,给学生提供一个“置身于情景之中”的阅读课堂,鼓励其心平气和地阅读,感受诗文之间的表达,细微之处见真情。
  (三)优化阅读模式,保证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价值观。图书馆、公园、走廊、亭子等,可以作为阅读的场所,为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方便。初中生刚从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而来,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的同学还有摘录词语、素材的好习惯。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呼吁其他同学学习这种阅读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有效的阅读模式,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教师一定要重视并运用。如果教师遇到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文章,也可以给学生做推荐,扩展学生的阅读资源。比如《读者》《意林》里面哲理性的散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等外国名著,也是有价值的阅读书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推动学生文学审美水平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喜爱的阅读形式。网络上有很多丰富的阅读题材,而且阅读起来比较方便,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一些紧跟时代潮流的网络语言,还能促进学生的好学意识,弥补他们生活体验不足的弊端。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好网络题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领学生在网络上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大无畏的阅读品质。我们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积极引导,才能发挥阅读教学的实质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知识面。
  三、扩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渠道
  青少年好奇心较强,但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很难区分优秀和消极的阅读作品,也不知道怎样去选择,这时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毕竟比学生有更多的知识阅历和阅读经验,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推荐和引导,扩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渠道,致力于打造“炫彩多姿、极具文化艺术”的阅读教学平台。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鼓励支持学生组建课外读书交流会,让师生共同加入阅读活动,营造一种“乐读书、悦读书、好读书”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视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从本质上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语言词汇和写作素材。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机结合,是每个学校要掌握的改革项目。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课外也能汲取有价值的阅读素材,真正发挥读书交流活动的作用和价值。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教育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城乡差距还很大,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很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条件为孩子购买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作为新时期的乡村教师,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职责,给学生提供各种有价值的阅读素材,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升他们的阅读思维。只有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渠道,才能激发每个孩子对阅读的热情,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郭会英.浅谈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J].学周刊,2018(30).
  [2]何永叶.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8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