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对学生思维训导,重点为纲训练为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莹

  【摘要】语文教无定法,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握教材本身特点外,教师应学会紧扣教材,注意学生思维的训导,巧妙抓住重点,进行有效的实训练,这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思维学习训练阅读朗读背诵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进行思维训导。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要求指出:“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要紧扣教材特点,思绪训导,重点为纲训练为实。
  一、注重阅读能力的过渡训练,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1.注重理解能力提高的训练点。如四年级下册教材,第6课《最佳路径》:“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抓住训练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思维训导,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
  2.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阅读概括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这也是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如在教学第7课《人类的老师》课后第4题“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第5题“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抓住这些教学切入口引导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也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
  3.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是注重自学能力提高最好证据。
  二、注重读与写结合训练,夯实语文读写能力的形成
  读与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如阅读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如《春日偶成》课后要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三顾茅庐》课后要求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鸟语》课后要求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鸟的样子和叫声……都是夯实语文读写能力的典型例子。
  三、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训练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前后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方法一是前后联系。如《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教学应注重夯实培养学生主动动手查阅字、词典理解词义训练。如《三顾茅庐》第3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
  《黄河的主人》第4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四、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悟思想感情”的学习训练
  “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步步深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质疑课题,阅读课文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训练,可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3.抓关键词句。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能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等关键句来阅读课文,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4.抓课后问题。教师通过课文后面的练习这个教学最佳切入口,引领学生潜心领会文章,深刻思考,探讨课文内涵,就能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五、抓好默读训练,训练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默读也是学生应具備阅读的能力之一,在阅读理解文本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要经常进行训练。
  六、抓好“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训练
  阅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对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不能只是抄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朗读背诵训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主要渠道。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不但可以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会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无定法,阅读教学注意了学生思维的训练。巧妙抓住重点,进行有效的训练,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教材全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