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3—6岁幼儿道德教育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3至6岁是人生的启蒙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对于幼儿来说一日生活更是幼儿园课程的源泉。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关键。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一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道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并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遵循《纲要》理念我们应抓住一日活动中每个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环节,将德育进行有机和谐的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
  一、关注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发展
  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外部环境影响到内被同化的过程。 有效的外部环境刺激离不开交往活动和实践活动,可以说离开了活动,幼儿的品德形成也就无从谈起。但仅仅依靠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体验,教师对教育契机的及时发现和捕捉,甚至有意創设,很多教育就会在不知不觉间丢失,而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广度和深度。
  (一)道德的形成需要内化的教育
  过去我们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多是依靠故事、儿歌!我们以为已经尽力了,孩子们却往往并不领情;《分果果》的故事给幼儿讲了多遍,孩子们大都已经烂熟于心,要学习多多把大的让给别人,把小的留给自己”但令我们尴尬的是如果幼儿园接下来分发午点,吃香蕉,大多数孩子还是先拣大的拿。在这里我们就是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幼儿的道德教育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是要在活动中内化形成。教师应为幼儿设置一些有益的,甚至能够引起认知冲突的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去自我建构、习得经验。
  (二)捕捉道德教育的契机
  在区域活动中,除了我们有意设置的教育情境外,还有很多情境是在孩子们的活动过程中自然生成、偶然出现的。这种教育契机如能及时抓住,产生的效果往往比特意设置的还要好。但遗憾的是常常被我们忽略掉。
  (三)挖掘活动中的潜在资源
  很多教育契机隐含于活动中,成为潜在的教育资源,教师主要是想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尤其是自我管理的能力,每个孩子都有五元钱,到超市自由购物,孩子们选了很多的商品, 在出口处有个孩子发现自己带的钱不见了,他很是沮丧,守着选好的零食不肯离去,这时老师走过来说“没有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就只好什么也得不到了”在这里,老师的出发点是想让孩子得到点惩罚,记住教训,但我们还应看到这样一个潜在的教育契机,应在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帮他向别的孩子借两元钱,让他只得到两元钱的食品,这样,他既感到了大家的帮助,又因自己丢失了钱没有获得同其他孩子一样的待遇,而受到了适度的惩罚。
  二、区域活动中道德教育的形成
  区域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是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会把想像活动和现实生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这种游戏既是假想的,又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区域活动由幼儿自选主题充当角色,可充分表现出幼儿的愿望,满足他们渴望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在区域活动中,由幼儿自己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自觉克服达到目的的各种障碍,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守则意识。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会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成人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和待人接物的态度。通过区域活动这一特定的自然情境,可以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利用角色中模范人物的力量,使幼儿受到感染,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幼儿效法正面的榜样,从而培养幼儿正确的是非观。
  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进行品德教育
  在幼儿区域活动时,由于幼儿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有的幼儿性格开朗活泼,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所以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能力幼儿间的互补安排,即有意识地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活动中,使他们在欢乐、温馨的气氛中强化了文明行为、增强了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评价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道德认识,而且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四、在区域活动中学会懂得谦让
  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会谦让,促进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也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执或其他行为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会不会做。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是别人让我!这说明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完整。在区域活动中,怎样使孩子理解和学会谦让呢?帮助幼儿理解谦让在游戏中,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角色,而在选择时常常会发生争执,如孟子祺和王思齐两人争做超市收银员,孟子祺争不到角色急得哭了,这时,我暗示让王思齐让孟子祺当收银员,王思齐乐意地接受了,孟子祺见王思齐退让了就破涕为笑,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解释说:“谦让不只是别人让自己,也要自己让别人,游戏中不光要想到自己,还要想到别人”孟子祺点点头对我说“崔老师,那么明天我让王思齐当收银员。听到祺祺的话,说明她开始理解了“谦让”。
  要让幼儿学会谦让,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做个主动谦让的人,为幼儿树立榜样。其次,在理解谦让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懂得先人后己。从而发展幼儿的谦让行为,从树立榜样着手。在表演区中,孩子们不守规则,站到了别的区域,因此,我作示范,孩子们看到老师站到区域内,自己也都站了过去。从中我体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鼓励幼儿互相谦让,要使孩子互相谦让,必须鼓励幼儿能主动谦让。区域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创设条件。每当幼儿出现争执时,让幼儿自由讨论,自我评价,分清是非,帮助幼儿形成互相谦让的自觉性。凡出现谦让的举动和表现,就立即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自己体验谦让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幼儿的情感体验转化为自觉行为,渐渐上升到社会性的行为。幼儿谦让的自觉行为,必须长时间的在活动中的培养持之以恒,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1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