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组织制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双一流”建设和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提出开展学科服务的新要求,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开展得深度、广度和力度不够,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学科服务组织机构不完备,学科服务制度不健全。本文运用组织管理学理论,研究学科服务团队的人员构成、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探讨学科服务团队的沟通、培训、激励和评价管理制度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服务团队;组织制度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在“双一流”建设的潮流中,地方高校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着[1]。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普通高校要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图書馆应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提供数字信息服务,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开展学科化服务,根据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新服务。”[2]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及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开始设立学科馆员岗位,积极推进面向院系和科研一线的学科服务工作。但是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仅流于形式,普遍存在学科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校图书馆尚未形成完备的学科服务队伍,缺少有效的协同合作关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3]。
  不少图书馆人提出了解决办法,初景利在《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与突破》中分析学科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后,提出要从机制上寻求对难点的突破[4]。潘幼乔、郑邦坤在《构建四级学科服务体系 全面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地方多科性大学学科服务理论与实践》探讨西华大学构建四级学科服务体系的工作实践[5]。万文娟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中提出应确立团队协作的共同目标、培育胜任力强的专职学科馆员等策略[4]。李玲、毛伟在《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障碍与保障机制》中提出从制度机制、人才与培训机制、宣传机制、队伍机制等8个方面研究推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6]。王培凤于在《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提出开展学科服务的策略[7]。
  1 组建学科服务团队
  要做好学科服务工作必须重视学科服务团队的建设,学科服务团队是学科服务体系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做好学科服务工作的有生力量。学科服务团队是以高等学校用户为服务对象,以更好满足学科用户多元化、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为服务目标,由一定数量的学科馆员和其他学科服务相关人员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群体组织[4]。
  1.1 聘请教师顾问和辅导员代表
  图书馆需要聘请既有专深的学科专业背景,又有时间和工作热情的教师承担学科服务顾问工作。为了加强与学院教师的联系,更好满足教师的学科信息需求,图书馆学科馆员应与学院专人建立正式的组织联络关系,形成图书馆与学院联络的正式通道。如重点学科所在的学院组织结构图所示,科研院长与教师交流渠道畅通,又因其本职工作主要与学院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师科研以及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相关,也有科研秘书作为助手,所以比较适合担任教师顾问。
  要建立图书馆与广大学生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可通过与学院学生辅导员建立正式沟通渠道去实现。学生辅导员专职负责学生工作,与各班学生有广泛直接的联系方式。图书馆可以借助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力量,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服务活动、培训通知以及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至学院学生中间,将图书馆宣传材料发放到学生班级,促使更多学生了解图书馆并利用图书馆,也能促进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帮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推动学生学习学业进步和学术水平提高[8]。重点学科所在的学院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2 招募学生代表
  学生是图书馆文献利用的生力军,要做好学科服务工作,就要加强与图书馆与广大学生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科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在每个学院至少招募一名在读研究生,发挥他们专业特长和学术研究优势,使他们代表本学科专业学生与图书馆进行学术信息交流。也可以在各学院招募其他年级的学生进入学科服务团队。
  1.3 选聘图书馆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团队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团队,也是学科服务团队中的核心团队。普通高校图书馆编制有限,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应以专职为主,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这样也使得图书馆馆员能人尽其责,人尽其用,能最大限度满足教师学生的学科信息需求。
  专职学科馆员应具备以下条件:具备图书情报专业背景,并且具有某学科专业背景;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有中级以上职称;有学科知识和信息的提炼意识、挖掘意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与师生和科研人员合作交流,能融入教学、科研一线。兼职学科馆员也应具有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服务热情,确保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抽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部分学科服务工作。兼职学科馆员是通过公开招聘和自我推荐的方式在图书馆馆员中招募。
  对于“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确保安排专职的学科馆员承担学科服务工作,对于非重点基础性学科,应确保有专职或兼职馆员从事学科联络工作。专职学科馆员成员一般来自于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和特色资源建设部。
  2 建立学科服务团队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图书馆要建立由馆长或者主馆业务副馆长负责的学科服务领导机制,着力做好学科服务的团队建设工作。要做好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首先要在图书馆内部成立学科馆员委员会,负责对专业学科馆员、兼职学科馆员和其他辅助馆员的业务进行指导。其次要在图书馆与学校院系及职能部门之间设立学科化服务管理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学院教师顾问、辅导员、学生代表以及学校其他部门(如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校团委)代表。学科馆员委员会要组织管理学科馆员,做好学科服务的前期调研、服务规划、具体实施等工作,做好对学科馆员进行任命、培训和工作考核。学科化服务管理协调小组组长由馆长选派专人担任,主要工作包括聘请教师顾问、招募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并联络学校其他部门。应加大学科化服务管理小组成员的招聘层面和招聘力度,增加小组人员的数量,优化他们的综合素质,使非学科馆员成为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组织结构图如下:   图书馆应为每个学院配备专职学科馆员或者兼职学科馆员,由他们负责与学院的教师顾问、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定期联系,实现学科资源信息的高效传递交流。如果学院教师学生在文献信息利用时遇到的疑难问题,便可以直接与学院的学科馆员联系,及时得到学科馆员的解答。
  学科化服务管理小组应定期举行会议,征求小组成员对年度工作计划、文献资源建设、阅读推广活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图书馆内部刊物、学科分析等工作的建议,并对年度重大工作进行通报。同时,小组组长应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与小组成员建立联系,及时帮助用户解决科研课题中的问题。
  3 学科服务团队管理制度建设
  学科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开拓性的信息服务工作,是一个涉及学校、图书馆、院系三个主体的系统工程,合作不仅需要有合理完备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还需要建立一系列与学科服务相适应的关联性制度,既包括圖书馆各部相关的配套制度规程,也包括学校层面所给与的支持统筹政策及各院系对口专业的学科服务对接制度。
  学科服务团队不仅仅是人的集合,更是学科知识和信息服务的集合,团队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强调团队合力,注重整体优势。学科服务团队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科用户信息需求,为了满足“一流”学科、重点学科及其他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的学科信息需求,保障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高校图书馆应在学校的支持下,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统筹调控,还要依托院系制定相关政策,与便与学科服务主动对接。
  3.1 沟通制度
  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最终服务于用户,只有建立合理完善的沟通机制,才能形成稳定畅通的沟通渠道。应通过学科化服务管理小组,组织邀请学校主管图书馆工作校长、学院教师顾问、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和学科馆员参加学科服务启动大会,建立图书馆学科馆员与联络学院的正式组织和联络渠道,确保学科馆员与所服务学院的点对点服务关系的确立。图书馆应将学科服务内容、各学院学科馆员的名单及联系方式在图书馆网站上予以公布。
  学科馆员应参与学院的教学科研团队,融入教师科学研究过程和科研管理过程,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做专题讲座。协助教师完成课题申报或立项的文献调研和查新检索工作。
  3.2 培训制度
  学科馆员的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水平是图书馆健全学科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依托学校特征和学科建设实际情况的较为完备的学科馆员培养制度。要通过馆内定期培训和参加行业会议研讨,培养提高学科馆员的综合水平,使得学科馆员具有某一学科完备知识、组织信息能力、宣传推广能力、英语和计算机水平。
  图书馆要为专职学科馆员外出培训与交流提供条件,确保专职学科馆员可以优先参加这些省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培训学习机会。参考咨询部和特色资源建设部负责对兼职馆员进行学科服务技能方面的培训。
  3.3 激励制度
  对于学科服务团队中的学科馆员和非学科馆员要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实行差异化激励。由于学科馆员都来自于图书馆内部馆员,图书馆可以在馆员的职称晋升、外地调研、培训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作为只要激励方式。图书馆可以给学科馆员一定的岗位津贴补助和一定额度的电话补助,也可以对学科联络、阅读推广中表现积极的优秀的小组成员进行评选表彰。
  对于教师顾问、辅导员、学生代表,图书馆可以向他们发放聘书、授予荣誉,享受图书馆VIP服务、优先租用图书馆学术交流室、所在科研团队所需外文图书优先采购并优先借阅、优先获取最新学科信息推送及培训资料等图书馆专授的优惠权限。
  3.4 评价制度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是学科服务团队健康发展的助推剂,是提高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一套完整的学科服务评价指标包括对服务内容、方式与效果的综合评价,包含馆员自评与互评、馆领导评价以及读者评价等多个层次。学科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科馆员的联系用户人数及频率、解答用户学科信息咨询的问题及数量、用户对学科资源获取成功率及满意度、用户信息素养提升的程度、用户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程度等。
  4 结语
  为了促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保障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顺利实施与开展,不仅要得到学校的鼎力支持及统筹调控,还要求学校主管院长协调图书馆与学院及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学校应将图书馆学科服务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来,要对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有高度而明确的定位,对学科服务进行综合分析和顶层设计,为学科服务提供强有力地支持,保障学科服务在人才、经费、和成果激励方面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王永生.地方高校建设“双一流”大有可为[J].中国高等教育,2016(15-16):38-40.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6.
  [3]初景利.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与突破[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4):1-4.
  [4]万文娟.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63-68.
  [5]潘幼乔,郑邦坤.构建四级学科服务体系 全面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地方多科性大学学科服务理论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1):31-34.
  [6]李玲,毛伟.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障碍与保障机制[J].图书馆学研究,2017(7):98-101,55.
  [7]王培凤.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甘肃科技,2018(20):88-91.
  [8]聂倩莲,孟微.创新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 实现高校图书馆良好治理[J].新世纪图书馆,2016(4):80-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7年度高教研究立项课题(2017GJYB12)阶断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聂倩莲(1971-),女,硕士,馆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期刊部,发表文章10余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3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