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素养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士庆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断的被重视起来,各门学科也开始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作教学的重点目标。而从外部环境来看,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的获得新发展,其应用也不断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专项学科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结合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便成为了当下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着手,深入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创新素养培养  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156-0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也渐渐的被提到了日程上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而在当下这样一个新时期,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并一步一步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当中。面临这样的改变,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转变新课改前的传统教育思维,以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素养,并以更好的姿态运用时下流行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推动教育教法的创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素养。
  一、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培养创新素养的原因
  新课程改革相较于传统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从当下、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不单单在数学学科上,更能够在更广阔的发展上发挥出更加长远的效用,以此达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目的。而之所以将创新素养培养同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其一是响应国家的互联网+的号召,做到教育跟党走,创新看国家;其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是时下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技术,而在教育中同样如此,我们的教室中早就已经普及了多媒体,而如何有效的应用我们身边的互联网则成为了当下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其三是创新素养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培养创新意识也应当从当下着手,互联网信息技术则刚好满足这样的要求,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创新素养教育自身也会不断更新。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创新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产生的适应时代前进脚步的实际应用型技术。其在开拓使用者认知以及以一种更加直观且符合认知规律的方式帮助使用者提升逻辑能力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以数学为例,在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时候,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手头现有的工具去有限度的还原曾经数学家进行的实验推导过程。而在互联网时代就不同了,教师可以选择通过教室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动直观的教学短片,或者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理论的推导,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更加具有参与感与体验感的方式去接触教师要讲授的数学知识,使得知识不再是教师通过填鸭式的讲授传递给学生,从而真正做到教育改革,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改变教学主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在课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不少。数学教育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可能难度并不很大,但这一科目缺少温习成绩下降的还是很快的,归根结底原因在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而学生的认知发展还不够完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就能够派上用场了,教师可以自行录制微课,便于学生自行温习功课,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探究数学领域中的新发现、新规律,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創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了,不仅局限于已有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传统教学当中,一旦学生离开了学校同教师、同同学的联系就变得不再那么紧密,只能通过电话或者家访的方式进行交流。而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联系让空间的距离不再成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将教师、家长、学生群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为学生们互相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并拓展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认知当中来,并在不同认知以及意识形态的碰撞下,产生创新的火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门学科,也不适合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专项教育。其作为核心素养中的一项,应当渗透在学生的基础教育之中,并有效结合当下的外部环境,利用一切有效因素为学生奠定素质教育基础。因而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意识、树立创新观念,抛弃传统教育中的糟粕因素,结合当下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学习环境氛围、教学身份定位来构建大的创新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养成做好一切准备,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发展所真正需要的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