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紧扣语用点开展主题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芳

  武穴市梅川镇小学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时,通过“1+X”的教学模式(“1”就是现有的部编版语文教材,“X”就是“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中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大量文章。如何将“1+X”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呢?笔者抓住“语用点”,有机整合教材和阅读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善找突破口,夯实语用点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也就是“语用”。低年级学段的“语用”侧重于写字识字、词语积累、正确朗读和大致了解课文意思等。基于此,笔者先从课文中找到语用点,再结合主题图书中的阅读材料进行比对、整合,使语用点得到落实。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时,笔者紧扣课后练习,让学生观察事物的简笔画和甲骨文字之间的联系,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去寻找象形字的秘密:在文字出现以前,古人为了记录,就把事物的形状描下来,其他人一看形状,就知道了其中的含义。然后,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主题图书中的《象形字儿歌》,学生对象形字的认识能更加深刻了。
  再如,在学习《秋天》时,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语用点是读好“一”的变调。笔者首先范读,再让学生学读,通过不断地模仿、比较和纠偏,很多学生都会变调读“一”了。为了让所有学生过关,笔者又让学生找到主题图书中的《拾秋》《一字诗》,让他们按照《秋天》所学,重新变调诵读。在课内、课外材料的诵读中,全班学生不仅能正确变调读“一”,而且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在学习《青蛙写诗》这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中,笔者引导学生借助具体的事物来学习标点符号,效果很好,但笔者觉得还需要巩固所学,便选取了主题图书中的《标点符号歌》进行整合教学,这首儿歌不仅详细介绍了标点的形状,还有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如“逗号像个小蝌蚪,用它表示话未完”。这样的学习,更容易让低年级学生产生记忆兴趣。
  找准语用点,巩固拓展,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拓展阅读面,巩固语用点
  同一主题的阅读教学不能没有章法,如果教师选择的几篇文章没有横向或纵向的联系,在一节课内读多篇文章,无异于走马观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因此,笔者将同一主题的文章的语文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阅读对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魅力。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3篇课文:《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把事物的外在形象巧妙地联系起来,使想象充满了童趣;《江南》是一首乐府诗,通过描写江南水乡人民采莲蓬的活动情景,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笔者在讲完本单元所有课文以后,就以“自然”为主题,开展主题阅读。精选出主题图书中《春天的踪迹》《星星和花》《四季的风》《小雪人》四篇文章,让学生根据课本所学进行延伸阅读。因为课内选文与课文选文内容相近、主题相近,学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四季的不同。与此同时,学生也积累了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词句,使语用点得以落实。
  当然,主题阅读课不同于一般阅读课,一节课需要完成多篇阅读任务,那么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
  例如,在阅读《春天的踪迹》后,笔者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让学生了解春天花儿开、小溪开始流动、小树发芽、燕子回来等代表春天到来的各种景象。在读完《星星和花》后,笔者指导学生理解——這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之所以充满童真童趣,是因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然后又指导学生仿照句式练习说话。读完《四季的风》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再来体会为什么春天的风软、夏天的风轻、秋天的风重、冬天的风硬,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柳絮满天飞”“连露珠也没碰到”“田野就被压红了”等画面,并指导学生互相交流感想,最后让学生选择一个季节进行仿写。在学生读完《小雪人》后,笔者引导学生用边演边读的方式模拟小雪人的可爱模样,猜想小白兔为什么喜欢小雪人。这样,学生对冬天之趣就有了切身的感受,语言积累水到渠成。
  三、预习同题文,理解语用点
  主题学习不仅可以在课中、课后进行,还可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中进行。低年级段学生的预习,通常是圈出本课的生字词,熟读课文。如果加入主题图书进行预习,效果会更好。
  比如,一年级的《传统节日》一课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元宵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很多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习俗很难理解。所以,笔者在新授课之前,就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拓展阅读。例如“过端午,赛龙舟”,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赛龙舟。所以笔者选择了主题图书中的《端午节的故事》,让学生课前阅读,这篇故事篇幅较长,生动地讲述了屈原投江的原因、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在后来的新授课中,以此类推,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课本中的节日习俗。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为学生填补了课堂上的知识空白,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还让他们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语文主题学习”突破了传统课程的单一形态、教学方式的固定化,其阅读价值绝不是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随着阅读量的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语言丰富了,视野拓展了,我们的语文课也才会更有趣味。
  (作者单位:武穴市梅川镇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