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台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熊雄

  摘要: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勃兴,使传统的电视新闻台失去了信息传播领域中的领先地位。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闻台应及时做出调整,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着眼目标受众的收视要求,提供有深度、有态度的优质内容;弱化轮盘播出模式,恢复栏目制,打造精品栏目;适应媒介分层,利用“两微一端”及抖音、快手促进产业升级。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电视;优势;出路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3-0139-04
  电视在登陆中国之初,由于其节目制作、播放等设备投资大,电视机售价高昂,普及率并不高,属于少数精英阶层了解外界最新讯息的渠道。随着生产和技术发展,电视逐渐普及并成为大众媒体,是人们除报纸和广播以外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电视比报纸时效性更强、比广播更加形象生动,因此迅速发展并挤压了前两者的生存空间。人们想要更全面、音视频并茂地了解信息,只能打开电视,因此电视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领先地位。
  可现如今,一方面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新媒体几乎可以做到信息的零时差送达,而且对事件进行不断地跟踪报道,内容详细,互动方便,以至于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坐下来看电视的时间日趋减少,人们对新闻等信息的接触都是在例如坐公交车(地铁)、吃饭等零碎时间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完成的,对新闻也只是大概了解,不求深入,形成“碎片化阅读”。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手机等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人们与外界接触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信息传播速度比电视等传统媒体更快,功能及互动性更强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及抖音、快手等正起着电视曾经的作用。家中客厅一定要有一台大电视似乎只是一种家的象征,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的场景除过年外屈指可数。在传统媒体中,报纸停刊的消息越来越多,广播靠着汽车的普及、搭车网络艰难生存,电视往日的辉煌不在,似乎已经来到了生存或者毁灭的十字路口。電视行业路在何方?本文现就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台的发展谈点浅见。
  一、专注深度内容,抓住目标受众
  开放,快捷,这是新媒体成功的原因,也是其先天缺陷的诱因。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门槛低,其内容和深度十分有限,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有的新媒体抓住受众“碎片化阅读”的特点,盲目追求流量和经济效益,并不在意内容质量,诞生了许多急于赚快钱、直接照搬内容甚至为博眼球胡言乱语的“营销号”、自媒体账户,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偶有深度好文也埋没在了信息海洋里,鲜有人看,因其浏览量低,遂越来越少。信息质量堪忧,优质内容匮乏,成为某些新媒体最致命的缺点,而这正是电视新闻台的优势和其发展的突破口。
  受制于固有的媒介属性,电视在信息传播速度、互动性等方面不可能打败互联网,同时大多数人也不会用太多时间深入了解资讯,因此,电视的受众不断流失,电视是大众媒介这一传统概念应该有所改变。电视新闻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求得出路,应该放弃在传播速度和受众覆盖度面的竞争,转而主攻互联网无法提供的东西——深度内容,将其目标受众定为“优质受众”,即愿意为优质内容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人群。这一人群收入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优质、权威的内容有一定需求,渴望全面了解热点事件,但缺少渠道,同时有别于普通上班族,他们往往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坐下来看电视或了解所关心行业的最新信息,只要精准抓住这一小部分粘性很高的受众,电视足以生存下去,同时招商引资和信息投放也更有针对性,以更有利于开拓市场。
  电视新闻台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与新媒体相比都有巨大的优势:有稳定的新闻来源、成熟的新闻制作体系和专业的新闻专业人才;有大量的资源,可以邀请到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作客演播室;具有一定的官方性质、品牌优势、历史积累,因此在人们心中,电视新闻台的消息往往更具权威性,更容易使人信服。这些都是电视先天的优势,也是节目内容质量的保证和做深度内容的有利条件。
  高质量内容,其一是指对一个新闻事件从背景、起因,到过程、结果和影响的全面报道,对其新闻所隐含的信息进行深度剖析,即深度。深度决定节目质量,决定是否能吸引高端受众。比如2019年9月14日沙特油田遭袭事件,网络媒体和一般的新闻播报中只会说明这起事件何时何地在哪发生,由谁参与,造成了多少损失等新闻“5W”基本要素,而深度新闻则要聚焦胡塞武装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袭击沙特油田,这一事件对本就不稳定的国际油价有何持续影响以及沙特、也门和美国等多方态度说明了事件将来的何种走向,然后管中窥豹,剖析中东乱局以及美国的中东政策。
  其二,电视台或受邀嘉宾要对新闻事件拥有独到、与众不同的解读和看法,即态度。态度决定节目特点,决定受众的粘性。综观西方媒体和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成功的电视台都有其鲜明的立场或与众不同的角度(比如Fox明显偏右,ABC、CBS、CNN比较偏左等,CGTN代表中国发声),特点鲜明的知名新闻评论员及其王牌节目(比如CGTN拥有刘欣的《The Point with Liu Xin》,FOX拥有Trish Regan的《The Intelligence Report with Trish Regan》等)。每个电视台所持有的立场不同,不同新闻评论员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不同,这是新闻行业最大的魅力所在,即“百家争鸣”。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了解电视台对同一时间不同的看法和解读,从而更加全面详尽地了解新闻,形成自身的价值判断。
  而国内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和新闻评论员本来就比较少,若谈及“深度”和“态度”,国家级媒体中除白岩松外,少有评论员能做到态度鲜明,甚至形成风格,王牌评论节目除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以外更是难寻踪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与相关大环境有关,与人们接受的教育有关,与传媒生态有关,在此不过多赘述。但是,有所限制不代表无态度、无观点,白岩松的评论一方面总能对一些现状和事件有所批判、发表己见,发人深省,另一方面又总能点到为止,留足余地。以此观之,其他的所谓“新闻评论员”则显得相形见绌。   以2019年6月21日董倩主持的《新闻1+1》为例,本期话题是武汉下大雨城市被淹。武汉是全国最早开始建设海绵城市的城市之一,经过数年、数亿元资金的投入建设,却仍遭大雨漫灌。节目中,董倩连线武汉有关市政官员,该官员用建设时间太短、目前只完成了几公里的道路改造和海绵城市就是这样等理由进行搪塞和辩解,而董倩也没有往深处追问,借坡下驴,随后又联线几个专家,大谈海绵城市建设仍任重道远云云便结束了节目。这一明显因某些人不作为、偷工减料、应付差事等不负责行为而引起的重大民生问题就这样被归咎于许多客观原因而草草收场。节目主持人的态度应该是刨根问底、深挖事件真相,为广大市民争取利益,反思武汉为何行政效率如此低下、哪一环节出了问题,而非让有关职能部门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搪塞推诿,主持人的新闻态度和节目的深度无处寻觅,实在让观众大失所望。
  二、恢复栏目制,弱化轮盘播出模式
  现在的电视新闻台大多采用轮盘播出模式,即指“将全天节目的播出时段划分为若干个时间单元(一般为半小时至一小时),每个单元安排相对固定的若干类别内容,各个播位内的内容滚动更新的播出模式”。以CCTV-13为例,工作日除了部分栏目外,均由新闻资讯栏目《新闻直播间》贯通,每逢整点播出,全天共计播出13次,每次时长一小时。一小时内的节目编排大致为“时事要闻+深度报道+分类新闻”模式:时事要闻由国内外重大时事构成,深度报道安排调查报道、组合报道或12分钟为一个单元的新闻专题,分类新闻包括有财经、科技、文体等内容。周末则在《新闻直播间》之外,编排了《新闻调查》《面对面》《每周质量报告》等少数保持原有特色的栏目[1]。
  轮盘播出模式在引进央视之初,凭借其模块化、易生产、省成本等优势而被大量采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如今其弊端日益显现,理应将其适当弱化。轮盘制播出模式一味追求效率,导致新闻内容大量重复,让观众产生厌倦,同时由于新闻内容众多、制作过程和节目时间紧凑,完全没有做深度内容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极大限制了深度内容的制作与发展。
  在收视率低的下午时段,CCTV-13不断地重复播放《新闻直播间》,其每一时段新闻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几个主播下午轮流将相同的内容重复数遍直至新闻联播开始。这种高重复率的轮盘播出方式在工作日的下午是可行的,一方面是节省播出成本,另一方面观众在这一时间段即使打开电视也不会长时间收看,看完一档《新闻直播间》基本就知道了当天最新的新闻,不必再重复收看。但是,首先,轮盘播出新闻是可以的,但重复率应该有一个限度,内容至少不要完全相同。其次,CCTV-13在收视高峰期仍然用和工作日下午一样的手法,靠不断重复播出内容相同的《新闻直播间》来打发时间直至新闻联播开始,这未免太过敷衍和不负责任,观众一个下午听了数遍相同的几条新闻,播出内容重复度高、缺乏个性、时效劣势凸显,限制了节目的多样化。同时,因为轮盘播出模式追求新闻的短平快,所以新闻深度和其它深度节目的播出也受到了限制,大量优秀节目受到挤压。比如明星栏目《新闻1+1》只有工作日的每天二十分钟左右,每次播出都引起社会关注、促进行业进步的《每周质量报告》,只有每周一次、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因此,重新恢复栏目制播出模式,是电视新闻台当下正确的选择。栏目制的优势十分显著。首先,栏目制有充足的制作时间,不必和互联网争抢新闻的第一落点,有充足的时间将内容做深。其次,栏目制的内容更为精准,有固定受众(比如说一档针对性极强的专业性节目,与该行业无关的人就不会收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该行业从业者这一群体一定会收看节目,且数量十分可观,与其什么观众都想吸引,不如专做一样,定位反而更加精准,且十分有利于市场开发,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再次,一个台只要有一个明星栏目就可以产生品牌效应,带动其电视台的发展(比如《非诚勿扰》给江苏卫视打出了名声、《快乐大本营》为湖南卫视打出了名声等),电视台可以用赚到的钱去打造更多品牌栏目,形成良性循环,然后其它电视台竞相效仿各自推出质量更高的明星栏目,这对于电视台乃至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视新闻台合理而又经济的播出模式是:传统媒体在低收视时间段(例如工作日的下午)继续采用轮盘播出模式,以节约成本,无需在没什么人收看收听的时间段投入过多资源,但是轮盘播出的新闻依然要有适當更新;在收视高峰期,传统媒体尽可能多的采用栏目制播出方式,减少重复率,打造精品栏目,提升平台竞争力和整体行业水平。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栏目制固然更适应当下环境,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也有诸多难点。其一,栏目制由于每一栏目的内容都不相同且要深耕深度内容,内容重复率低,因此制作所需内容更多、流程更长,这无疑增加了节目的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对电视新闻台的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二,前文提到,受大环境限制,国内优秀的新闻评论节目和新闻评论员不多,可参考借鉴的有限,且话语样态也较为单一,如何在限制中清晰表达自身观点、不影响传播效果且点到为止不触及底线,这一点无疑至关重要,值得新闻评论员和新闻栏目制作团队精深思考。因此,栏目制的恢复需要多方努力,新闻评论员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善于思考和表达独到观点;电视台要克服困难,投入资源挖掘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创新栏目编排和节目内容;有关主管部门要对新闻内容的把控张弛有度,既依法严格管理,又鼓励创新发展。
  三、完成媒介分层,促进产业升级
  中央电视台毫无疑问是我国电视行业的龙头,其优厚的行政资源、人才储备和硬件设施远非地方台可比。央视有更多的资源和实力去做深度新闻,地方台显然无法做的比央视更好并且不能做重复的内容,那么各地方电视新闻台的出路何在?
  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包罗万象,而央视统领全局,地方新闻较少,因此,地方台的生存空间就是主打和当地民生密切相关的新闻节目。地方台离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接近,什么新政即将出台,哪条新道路即将通车,什么新服务即将开放,等等,这些新闻与民生福祉直接挂钩,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民生新闻可以固定不少中老年群体,这些信息对他们十分有用且这一群体并不是互联网“原住民”,对传统媒体更加依赖和认可;特色栏目则可以吸引固定受众和年轻观众,比如探访当地美食、官员下基层等,为地方台打出名声、增加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地方台在播出国内国际重大热点新闻时,可以用和央视不一样的话语样态和视角进行播报,对新闻内容进行一定加工,增加趣味性,使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适当放低身段。
  网络媒体负责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服务于平时繁忙的上班族和年轻人,中央传统媒体负责新闻的深度报道,服务于有时间、高要求的高级受众,地方传统媒体负责服务大众,三者各司其职、各有所长,各有目标受众,形成媒介分工、媒介分层。
  与此同时,互联网和电视也并非水火不容,电视新闻台也应积极在互联网领域开疆拓土,发展融媒体,实现媒介融合。电视无法随身携带不可能想看就看,为满足更多受众对便捷性的需求,许多电视台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如央视影音、芒果TV等。电视台的移动客户端同时兼有电视的权威性和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将电视节目第一时间在网络客户端上线,这有助于摆脱时间和空间对电视的限制,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追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极大地促进了观众的收看热情和积极性;在国内各大长视频平台财报均显示亏损之时,只有芒果TV实现盈利,究其原因,是因为湖南卫视直接将其制作好的电视节目在芒果TV上线,使之省去了大量的节目制作成本。由此可以看出,线上客户端让电视节目的推广多了一条新的渠道,这也是收视率(流量),同时可以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收入,可以说一举两得。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用户持续增长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电视台掀起了一波进驻热潮,积极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大显身手。但是,虽然许多电视媒体完成了客户端、微信及微博等平台的布局,却仍未能赢得较多的受众,其建设及运营并未能有效地突破其当前发展的困境,渠道失灵现象较为严重[2]。因此,电视台应当借助传播学原理,分析当下的流行元素和年轻人喜好,抓住网络的传播特点,发布一些极具看点的“爆款”小视频或信息,积极和平台合作辅助其传播,这可以帮助电视台迅速提高知名度和关注度。可以预见的是,芒果TV的成功模式将有更多电视台进行效仿,移动网络的发展将更大程度上推动广播电视等在新媒体领域的布局,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快手等平台是其发展的主要阵地[3],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央视深耕高質量节目,力求有深度、有态度,这势必将对播音员、主持人和新闻制作流程全产业链的人才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全体新闻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反向刺激高校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升级;地方电视台主打地方新闻和特色栏目,想要做好民生新闻、创出品牌,就需要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促进电视台转型升级,想要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拿出新的创意和经历改革的阵痛。央视和地方电视台一起砥砺前行,将共同促进我国电视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加速融媒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小普,胡岑岑“轮盘式”的弱化与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台话语空间的再建构[J].现代传播,2018(6).
  [2]赵旭东,史晓冰.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如何实现品牌突围[J].新闻研究导刊,2019(17).
  [3]陆华治.论全媒体环境下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出路[J].魅力中国,2017(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0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