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及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倪莉

  一、课文简析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彼得·西摩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呈现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奇妙大自然。文章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总领全文,揭示“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接着以“你看天空的珍藏——”“你看大地的珍藏——”两句话顺势牵引读者的视角,将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最后以“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总结,呼应开头。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主要从“构段”层面引导学生去体会。而本单元首次从“谋篇”层面让学生纵览一篇文章的结构。由于是第一次,所以课文“总分总”结构较为明晰,主体部分内容以并列形式呈现。可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出文章的脉络。教学时,可先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程度,适时引导,有机整合。
  本课教学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到自然的活力,品味课文形象化的表达,并联系生活进行模仿、迁移。课后小练笔要求先体会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的美,再自己试着找一找,写一写。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学生在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和语文园地四中已经接触过,课上可配乐播放一组图片:挂着柿子的柿子树、照耀在窗户上的晨光、雪花飘落的树梢……将学生带回生活情境,再自由说一说生活中奇妙的场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方式表达日常事物的美。
  二、教学设计及思考
  [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呈、幻、芒、冰、型”5个生字,正确书写“呈、幻、诱、润、芒、冰、剑、普、通、模、型”11个生字。
  (2)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2.发展性目标
  (1)找出文章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
  (3)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比喻让事物的“奇妙”有了画面感,学习用这种方式表达生活中的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课文,感知景物
  1.比较课题,突出“奇妙”
  出示“我们的世界”,指读。添加“奇妙”一词,让学生朗读比较,感受重音的转移表明了意思的变化,突出“奇妙”二字。
  在大多数人看来,世界不是平常的吗?再读课题,激发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周围世界的好奇。
  2.检查预习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词语:雕饰 变幻 刀剑 普通
  呈现 模型 光芒 冰雪
  光辉 诱人 圆润 水洼
  提示:根据学生认读情况进行生字识记指导。注意“呈”“型”“芒”“冰”均为后鼻音。
  3.指导重点语句或语段的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出示以下内容: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教师范读。这句话逗号较多,既要作稍许停顿,又要注意语意连续;最后一个词可适当延长,读出省略的感觉。生练读,评价。
  这个句子中“奇妙”出现了两次,用读课题的方法突出“奇妙”的感觉。学生再读,互相评价。
  4.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检查:(1)语句之间是否连贯,让人听清楚讲了什么;(2)是否让人听出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景物。
  提示:全文视野开阔,不仅空间在延展,时间也在更迭。全文自然段较多,朗读时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板块二:再读课文,厘清脉络
  师:世界是一个多么辽阔的地域,课文选取了哪些景物,又是通过怎样的顺序,向我们徐徐展开美好的画卷呢?让我们动手动脑,写写画画,探究其中的奥秘。
  1.回顾之前接触过的思维导图
  2.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思维导图
  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1:
  (1)一至两人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倾听,边听边圈画描绘的景物。
  (2)小组共同讨论思维导图可以怎么画。
  (3)组长根据大家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我们心中奇妙的世界》,其他组员协助。
  (4)一人代表小组准备汇报。
  要求:内容完整,按照顺序,书写正确。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4.匯报学习成果
  (1)教师边板画边简要描述。
  通过学习,你们知道天空中有哪些景物?(太阳、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的余晖、群星)那么大地上呢?(植物、水果、大树、蝴蝶、鸟儿、秋风、冰柱、小水滴)
  (2)小组展示思维导图,师生根据要求逐项评点,评定星级。
  5.厘清课文写作脉络
  再看看天空和大地每一部分,又是按照分别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天空”部分按照一天从早到晚的顺序,“大地”部分按照四季的顺序,这样写显得条理很清晰。
  6.自主安排朗读方式读全文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全班要上台朗读这篇课文,你来做导演,你会怎么分配角色呢?想一想刚才画的思维导图,你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
  (1)由一个同学领读开头和结尾,所有男同学朗读第2-8自然段“天空”部分,所有女同学朗读第9-17自然段“大地”部分。
  (2)全班—起读第1、第2自然段和第17、第18自然段,其他的由同学们选择某一自然段分别来读。
  提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都能比较清晰地体现课文“总分总”的结构,也能让别人听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   板块三:自主合作,品味语言
  1.小组合作,自学互学,品味文章语言
  出示学习单2:
  (1)逐字逐句细读课文第2-8自然段。
  (2)在天空里,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处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2.交流汇报
  (1)在天空里,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升起、带来、飞行、呈现、告诉、降落、映射、变幻、涂上、闪烁)
  (2)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示动作的,都表示事物在发生变化)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3.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钩
  (1)水洼当然会反射光线,所以它的奇妙在于很亮。
  (2)读了这句,我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大大、圆圆的水洼,我忍不住探过头去,哈哈,水洼“化妆镜”映射出我的脸。“映射”一词让水洼仿佛变成了一块电子屏幕。
  启发思考:天空中太阳、云彩的色彩、形状等都在变,就像是有生命的。只有具有生命的东西才会不断地变化。
  4.开展朗读比赛,学习第9-17自然段
  出示学习单3:
  “小小朗读者”活动
  组内同学选择描写同一个季节的几个自然段,配合着读一读。看看你们组能得几颗星。
  读准确,读通顺,注意停顿。★★
  想象画面,初步读出这种事物的奇妙。★★★
  朗读形式有变化,充分读出世界的奇妙。★★★
  板块四:比较阅读,迁移运用
  1.回顾内容,通过比较再次感受课文形象化的描写特点
  出示:
  (1)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很尖很亮。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圆圆的。
  (2)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学生自读。你喜欢哪一句,读的时候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提示:先有“美的發现”,然后再用美的方式来表达,眼中奇妙的世界才会呈现出来。
  2.出示一组表现美好事物的图片,将学生带回生活情境
  师: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许多看似普通的事物都很美。瞧,香橼树上结了一个个金黄的果实,就像给树挂上了大金牌;天牛头顶着两根长翎子,活像戏台上的武将……你能试着说说生活中你看到的奇妙景物吗?比一比,看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看谁具有表达美的能力。
  3.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互相评价。重点落在是否写出事物的美或趣味。再根据大家的评价自我修改。
  板块五:学写生字,拓展延伸
  1.范写“幻”字,提醒书写时特别注意右边是横折钩,其中“折”要略向里收。
  2.出示“型”的小篆字体。今天我们做模型可以用金属,可以用木材,可以用黏土,古人做模型往往只用土,所以“型”字为土字底。上面部分有同学认识吗?特别注意右边的立刀旁。
  3.选词填空
  行、形、型
  圆( )、模( )、( )动、( )号
  芒、茫
  光( )、白( )( )、( )果
  4.选读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班马的《我问大自然》或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