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宛丽

  摘 要:本文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论述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问题、思路,重点说明了如何将创新创业融入到化工专业教育中,保证了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创业;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技能
  创新创业是为适应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新型生产方式。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特别是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质量,改变就业的思想,提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信心。近年来,国家启动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大高职教育投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和向创新型强国迈进的步伐。
  1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专业教育的意义与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具有灵活、敏捷、创造性的思维;能够在创新和创业的过程中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上进、开拓进取的综合素质[1]。
  1.1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教育中的意义
  高职教育中的化工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紧贴区域、行业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创新创业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元素运行效率的提高。所以,在研究和探讨高职化工教育过程中,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内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教育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我国高职教育的教育体系,更能够将知识融合到创新创业,促进知识型创新创业活动的飞跃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普遍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本科教育缺少技术技能培训,而高职教育缺乏基础理论,所以,在培养的综合素质人才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善于人际交往的“双创”型人才。因此要加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格局。
  1.2 创新创业教育在化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推动高职院校全面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全国高职院校开展各种诊改措施,然而我国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创新精神不够、创新能力偏低、创业意愿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中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1)高职化工专业的一些创新创业项目定位不准,缺乏筛选机制,创新创业项目不够实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2)缺少真正即具有化工专业实践创业经历又具有理论教育的师资力量;(3)没有体现个性差异的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忽视学生的个体情况,降低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
  1.3 创新创业教育在化工教育中发展的思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实现创新创业与高职化工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职化工专业要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实践等方面入手,营造浓厚的高职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意识[2]。
  2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化工教育的融合[3-5]
  2.1 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专业的融合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上下游学科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一体化教育模式,调整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拓宽与化工专业相关学科的交叉认知;整合教学、实践和其他优质资源;建立能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学科交叉、共建共享、模块设课、分类培养、教研贯通”的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化工产品研究与开发、生产与管理、创业与经营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2.2 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课程的融合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为特長的素质教育为主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公共素质、技术技能、职业拓展、个性发展”为主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了全面培养、全员参与、全程实施素质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化工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化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理论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重点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训练。
  2.3 创新创业教育与化工实践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黄牛实践的深度融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的职业培训,紧贴区域、行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推动化工专业学历教育与培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既有利于支持和促进就业创业,也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的宗旨是着力推进技术技能教育,实现教育与产业化、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化工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和培训主要面对的人才培养是生产一线的工艺操作、工艺技术等职业岗位,培养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化工生产对操作能力与操作规范要求很高,针对实际生产中的开车、停车、故障处理等操控练习的需要,大力发展以真实工厂中工作的场景的学习环境,提供的学习项目与工厂中工作环境相一致。通过声、光、电等信号替代物料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演示[3],模拟生产情境,实现与企业生产情境一致的操作。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典型生产工艺为主线,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实现“教室、实训室、车间”一体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闫国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2]曹义孙.中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改革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3]韩丽.浅谈校外教师的基本职业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7(8):77-78.
  [4]杨桂婷.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实习基地研究[J].价值工程,2013(1):90.
  [5]王涛.关于实习教学中工厂化模式的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09(33):60-62.
  课题:2019年吉林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课题编号CXCYHZW2019010,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化工专业教育融合研究;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8zcy184,高职化工专业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叶宛丽(1980-),女,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工和炭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5593.htm